返回

剑士的秘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逃出重围二(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者是稚庚祖的卫士。夏楚乡去留不定,犹豫数息,想到自己手无寸铁,强留于此,徒当累赘,于是拱手道:这位大哥,能否把姓名告诉在下。

    那位敦实的汉子似有难言之隐,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不过,他扫视了周围,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终于还是颇为郑重地说:“夏兄,鄙人乃雍州府山南县城人,没有姓氏,排行第七,你叫我老七就行了。”

    夏楚乡不再多言,说了一句:“七哥保重。”他头也不回向西南方飞奔而去。

    身后响起零零散散,连续不断的火枪击发之声,夏楚乡却一刻也不敢多做停留,因为巷道中闻讯赶来的阿基坦巡逻队越来越多。居民区的建筑物越来越疏离,视线的尽头只能看得到几座仓库。阿基坦巡逻队想必已经在巷道中布下天罗地网,数十支燧发式火枪已经瞄准建筑物的断面。这些燧发火枪由于工艺精巧,从枪支、弹药到训练模式和补给制度等上上各方面都还未能支持大规模量产,所以只能专门配备给精锐部队。簇拥在这些精锐军士周围的,则是二十人一组的火枪手。这些火枪手配备弯刀和火绳枪,步行作战,只有部分人配备了鸵鸟,以为机动力量。

    夏楚乡在建筑物断面前停下脚步。他喘着气打量着仓库和自己的距离,估算了一下,认为奋力一跳没有问题。然而身处重围,他还是非常谨慎地俯下身,探出头试探了一下。夏楚乡还未看清地面的状况,只是感受到了火把的暖光和油烟气息,随即听到了扣向板机的声音。科尔金斯坦巡逻队一阵齐射,让夏楚乡抱头鼠窜,再也不敢露面。

    枪声之后,一阵声嘶力竭的喊话传来,叽里呱啦,夏楚乡完全听不懂。他仰天长叹,无奈地自言自语:“怎么没人劝降,是不是在劝降啊?谁来给我翻译翻译!”

    稚庚祖见识了科尔金斯坦人在阿基坦城中打造的追踪系统(火炬塔和固定轴反光铜镜),心知夏楚乡恐怕难以逃脱巡逻队的追捕。于是他命令老七前去支援。然而不管成功与否,他的商队和商栈必定暴露。科尔金斯坦人是一个重视信誉的民族,尤其是黄金乡阿基坦,虽然牵涉到营救夏楚乡这个同胞的罪行之中,却不会令整个商队都遭殃。只是,稚庚祖等大周人士必定会遭到驱逐,或者囚禁。所以,在派出老七的时候,稚庚祖已经下定立即撤离。

    他跟那个瘦高的侍卫说:“老金,你带上剑匣去接应夏楚乡。这个剑匣里是一套罕有的欧罗巴锋芒剑,你把这个交到他手上。我带领剩下的人作为策应,你们伺机突围。现在已经打草惊色,计划有变,不能从地面走了,突围之后在地下暗河的入口回合。”

    瘦瘦高高的老金整理了一下衣衫,从容拿起桌子上的长剑,平静地说:“主人多保重,请不要忘了稚庚祖三个字的含义,如果情况不妙,主人一定要以大业为重,明哲保身。我等,皆可弃之。”

    主仆二人别过,稚庚祖把手探进内衬,反复检查了一遍,原来他穿了一件软甲。确认无虞之后,他拿起一张地图,向内厢走去。

    老金背着剑匣,穿上斗篷,带上火枪,骑在一只大鸵鸟上肆无忌惮地混在阿基坦巡逻队中向枪响处奔去。他仔细观察,发现巡逻队包围的那一组建筑物高而陡峭,窗口狭小,装饰简朴,攀爬困难,只能从内部狭窄的楼梯上去,这是国王之星圣教的一处修道院。老金正在思索如何把剑匣送到夏楚乡手中之时,他听到巡逻队的喊话。

    老金因为在科尔金斯坦生活多年,能讲一口流利的科尔金斯坦语。阿基坦巡逻队显然知道他们和逃犯之间语言不通,并且不知道被围困者手无寸铁。他们在重复着:“把你的元素兵器扔下来,否则格杀勿论!把你的元素兵器扔下来,否则格杀勿论!”

    老金拨开人群走向喊话者,以纯正的科尔金斯坦语平静说道:“真主万岁,军士阁下,需要我为你劝降这个大周国囚犯吗?”

    军士质疑道:“真主万岁,你是什么人?”

    “我是归化的雇佣军。如果你给我金子,我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上去劝降那个大周强盗。”

    军士旁边的参谋建言道:“不妨让他试一试,根据警报上面的警示,犯人似乎是元素兵器使用者,虽然击毙了一个,但是也造成了重大伤亡。”

    老金上前一步,继续表述:“想必军士阁下也知道,这个人是卡洛斯公主殿下的囚犯,他对我们阿基坦的元素兵器工业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他没有被处决的根本原因。请把劝降的任务交给我。”

    军士向参谋投去求助的目光,参谋则肯定了老金的说法。

    军士仔细打量着老金,最终下定决心,自领一部分士卒,进入修道院。他让老金打头阵,两位燧发枪手各领一支健卒紧随其后,挤在狭窄的楼梯上蹑级而上。老金在最后一段楼梯前驻足而立,沉声喊道:“夏兄弟,你在哪个位置?”

    听到熟悉的华语,夏楚乡稍微犹豫了一下,他回答道:“我在天窗的屋檐下!”

    “我主人让我给你带了一个剑匣。匣子里是一套欧罗巴工艺锋芒剑,不知道你能不能运用自如。我身后跟着一支精锐部队,如果你做好准备,你就回应我。”
第五十六章逃出重围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