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章 滨邑(一)(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二十章  滨邑(一)

    如虢子所言,滨邑确实很小,是苏国边鄙的一个小邑。听觪说,商朝时,这里曾是一处屯粮的要地,不过周朝建立后被废弃了,故而虽只是普通的小邑,四周却仍有低矮的城墙。

    滨邑的位置在济水与黄河之间,说是济水边,其实离黄河比较近,站在视野开阔的高处,可以望见虢国的山峦。

    不出所料,我们在这里见到了卫佼。到达的时候,她跟在邑君和夫人的身后,一脸惊喜地看着我。

    “使者说杞国太子及公女将至时,我就猜到是姮,果不其然。”各人见礼完毕,卫佼拉着我的手,笑意盈盈。几年不见,她的样子长开了许多,梳起发髻,样貌更动人了。“佼别来无恙。”我笑道。不自觉地瞥向觪,发现他正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卫佼。不期地,觪碰上我的目光,微微一愣,随即转开眼,若无其事。

    卫佼没察觉到什么,热情地与邑君和夫人一道把我们请到堂上。

    众人在席间落座,邑君吩咐家臣呈上膳食。他与子鹄是同母兄弟,三十开外的年纪,跟子鹄一样身材魁梧,脸却和善得多,对人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觪也很礼貌,举止有度,主宾之间气氛融融。

    膳后闲谈,觪提到此行目的,向邑君打听散父。邑君想了一会,将他所知道的说了一遍,却与王孙牟所言大致相当。

    “时日久远,小臣也只知道这些。”他抱歉地说。

    觪不以为意,谢道:“多谢邑君相告。”散席后,夫人和卫佼亲自领我到居室中休息。寒暄了几句,夫人离去,卫佼却留了下来,拉我在榻上坐下说话。

    卫佼端详着我,笑着说:“当年姮与我在朝歌相识,二人俱是总角,如今再会于滨,可都及笄了。”

    我笑了笑,看着她:“佼与夫君过得如何?”

    佼脸上微微涨红,道:“夫君待我甚好。他如今有了封邑,又在国中为臣,事务繁多,却也每日得了空就来陪我。近来又是田猎又是大蒐,夫君无暇分神,怕我寂寞,恰好长嫂邀请,便送我来了滨。”她望向我,笑道:“佼有今日,还须谢姮。”

    “姮当年也不过说了两句。”我有点不好意思:“商鹄可是随后便向卫伯提了亲?”

    卫佼莞尔:“他那时尚根基浅薄,何以提亲?所幸一年后他正好封邑,我才让他去提。”说着,她叹了口气,笑笑:“那时我当真着急,母亲甚为不喜,说他不过一小邑之君,竟也敢求娶。我几乎要与她闹起来,幸好君父终是同意了。”

    我柔声道:“殷八师商鹄之名,远近皆闻,卫伯又是重贤之人,岂会不许?”

    卫佼颔首:“正是。”

    我微笑。早听说子鹄能力出众,又身为商王后人,这些年凭借战功在殷人间积攒了极高的威望。卫国是殷商故地,又驻着殷八师,分析起来,王孙牟此举倒也不亏。

    如计划中的,接下来的日子,觪和我住在了滨邑。

    这次出门是为散心,离国时,觪准我把绮也带了来。白日里,觪在田野中看渠,我就带着绮在四周逛,它似乎很喜欢野外,跑起来总觉得比平时带劲。我尝试着坐在它背上,在平坦些的野地里小跑,享受这难得的自在时光。觪做事极其认真,他总拿着根竹竿,这里比比,那里量量。我建议他将渠的面貌大致作个图,标明走向和长短以及周围的环境,他觉得有理,带来木板,看好了就在上面勾画。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久,外面传来消息,卫伯田猎结束,领殷八师往成周参加周王的大蒐,从周道上过去了。

    我见觪的图做得差不多了,问他什么时候回杞国。

    “再多待些时日。”觪看着图,头也不抬。

    “几日?”我问。

    他瞟瞟我:“天子大蒐之后。“

    大蒐?我不解:“为何?”

    觪笑了笑:“我使人将来滨邑之事告知了子熙,他大蒐之后会来。”
第一百二十章 滨邑(一)(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