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想起来了,那天我要入宫,不能送燮,便遣了寺人衿去。
寺人衿满脸赞颂地说:“晋候那时收下信,对小人一笑,向小人问起公女,神色和蔼,风度翩翩,无一丝傲慢,小人当时就心想,这样的人物才是那堪受钟鸣鼎食的君子。”我笑了笑,却在心里叹口气。
燮确实是个君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这样让人为之倾倒。
但如果可能的话,我倒宁愿他平凡一些。
这时,寺人衿想起什么,道:“差点忘了告知君主,杞国来人了。夫人为君主做了些衣裳,令人送来。”
我讶然,让寺人衿取来。
只见确实都是些崭新的衣裳和首饰,无论用料做工,皆是上乘。
“夫人让使者带话来说,宗周乃王城,到处是贵眷。君主身负杞国的体面,衣装用物,皆不可随便。”
这是母亲在我启程前一再叮嘱的,想来,她仍是觉得不够,又给我送了许多行头。
“还说了什么?”我问。“也没有其他。”寺人衿想了想,“小人与使者闲聊,说起些宫中之事。夫人将陈妫禁足了。”
“禁足?”我看着她,“为何?”
“说是多言失德。夫人令她三个月不得踏出宫室,无论子女旁人,一律不得探视。”
我默然。
三个月。
那么姝直到出嫁,乃至往后这一辈子,也见不到陈妫了。
姝与陈妫感情最是亲密,母亲的报复可谓狠厉。
这等事,我并不陌生。从小到大,这等争斗,我见得太多。而母亲也在这些争斗之中,变成了今日的样子。
——当年,我与你亦是一样的想法。既横竖要嫁人,便要嫁一个心爱之人才是。可连你也看出来了,这么做,当真更好么?
她的话,犹在耳畔。
——
日暮时分,诸姬从周庙回来,我到堂上去用饭。
看到我来,两位王姬略一颔首,我朝她们行礼后,走到自己的席上。
刚坐下,却发现旁边的王姬瑗正目不转睛地盯向我的腰间。见我发觉,她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转过头去,继续和王姬栎说话。
我一头雾水地坐在那里,不知道她什么意思。
吃过饭后,我回到房间,正准备找寺人衿到附近散步,王姬瑗却来了。见礼后,王姬瑗在榻上坐下,随意地和我聊起些习礼的事。
寒暄了一会,她看向我腰间,好奇地问道:“公女此佩甚是精致,可有来历?”我低头看去,腰上只坠着一块凤形佩,答道:“此佩乃先王所赐,来自鬼方。”
“哦?”王姬瑗眼睛一亮,凑到我身前,将凤形佩执起,细细打量,道:“莫不是与晋侯那块龙形佩一对?”
我暗暗吃了一惊,奇道:“王姬怎知?”
王姬瑗道:“我自然知晓,晋侯常来镐京,那龙形佩他一向是随身佩戴的。不过,”她忽而压低声音,露出一个暧昧的笑容,道:“我知晓的可不知这些,杼曾跟我说过,那龙形佩还是晋候与心爱之人的信物。”
我顿时惊得变色,杼竟然跟王姬说了?
王姬瑗看着我,轻笑起来:“公女不必惊慌,邑姜王姒在时,甚爱叔虞,常常将晋侯兄弟三人召入宫中,我自小与杼及公明就是玩熟了的,无话不谈。”她神色得意地说:“在我和公明面前,杼那憨实性子,什么秘密也是藏不住的。”说到这里,她却叹了一口气,道:“虽是如此,当时杼却无论如何不肯说出晋侯那定情之人是谁,我和公明打听了许久,却也问不出凤形佩的下落,不想……”说着,她又开始对我暧昧地笑。
我哭笑不得,没想到堂堂王姬竟然也这样八卦。
“啊,是了,”王姬瑗像是想到了什么,对我说:“他二人如今也在辟雍,公女可想见上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