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台下众人皆身着皮弁猎装,借着光亮,我看到觪和姬舆站在一处,燮则隔着一段距离站在诸侯中。他年轻的脸上平静无波,却透着一股沉稳内敛的气势和威仪,与身旁各位年长的国君相比毫不逊色。
他无论何时出现都如此出众,即便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一身朴素的衣裳也丝毫不能遮掩他的风采,让我一见倾心。和他的成熟比起来,觪显得稚气未脱;而与他的深沉比起来,姬舆的冷面傲气看上去像个别扭的小孩。
我凝视着燮,觉得他像肖琮,又不太像。
但看着他第一眼的时候,那种熟悉的感觉,让我感到无比依赖。或许,那是上辈子的记忆留给我的牵绊。
心又在默默撞起来,我想,抛开前因后果不谈,这算不算一见钟情?长长的角鸣打断我的神游。阵列前,一头牛被拉到场中,一名红衣甲士上前奋力挥斧砍下牛头,牛身轰然倒地。从小到大,杀牲场面我并不陌生,心里暗暗庆幸他们杀的不是人。
群吏出列到阵前听誓,然后,鼓角齐鸣。
四根表将教场分成三段距离,兵车士卒以王孙牟的鼓声为号,分三次以由慢到快的速度行进,到达最后一根表,象征到达最前线,步卒挥戈矛三次,甲士放箭三发。
从前,我在电视上看过几回阅兵。在杞国,父亲但凡要巡猎,也总有点兵的典仪。故而眼前这场,并不能打扰我朝燮那边偷瞟。
郏山下的猎场四周早已围上了栅栏,防止禽兽逃跑的驱逆之车在场边排列,场外军舍俨然,我跟在王姒和周王后面观看。
在猎场中立表誓师后,众军士在王孙牟号令下拥着周王和众诸侯公卿围猎野兽。这田猎也讲等级,次序从高到低,周王先猎,然后是诸侯,然后是卿士大夫。
我没见过田猎,一名寺人在我旁边小声地跟我解释状况。
周王举弓瞄准,控弦射去,围场中一头麂子挣扎倒地,四周一片欢呼。
“止过腹耳,未及穿心,中杀。”寺人道。
王孙牟举弓,稍迟,箭离弦疾去,一头鹿倒下。
“中心对穿,此上杀也。”
隔了两人,轮到燮父,我凝神观看。
他一脸淡定,看看场中的奔兽,又往山林边上望去,拈箭拉弓,向一棵树上的山鸡射去。箭划出一道优雅的影子,山鸡落地,扑腾几下就不再挣扎了。
“上杀?”我略带兴奋地问寺人。
他歪头想想,说:“非也,那雉鸟中箭后仍有动作,该是中杀。”
“哦……”我望向淡笑着向旁人回礼的燮,心想,看来他的发展还是有所侧重的,果然没有人可以面面俱到。
轮到觪的时候,只见他瞄准一头刚被赶入场中的狍子,干脆利落地将其射倒,那狍子动了几下腿——中杀。
觪后面是一个看着挺斯文的男子,看来和觪地位相当,他射倒一头麂子,那麂子痛苦地抽搐。
“射中肠胃,有污液淌出,下杀。”寺人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