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使者(一)(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使者(一)

    我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按礼法,既然是立继室,母亲随媵中的人才是最佳人选。

    卫国是母亲的母国,无论势力或亲缘都是陈国无法比拟的,若卫国出面干涉,陈国便无可奈何。现在母亲丧期未满,卫国不好先提什么,而陈国之所以这样急切,大概就是想抢在卫国有所动作之前……我起身走到堂前,望着萧瑟的庭院,秋风正紧,黄叶在树上舞动,吹得哗哗作响。

    我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

    说我谨慎也好顾忌也罢,或许因为母亲,我对父亲仍然难以敞开心胸。

    两个月来,我们的感情确实拉进了许多,父女两人的相处也不乏主动,却似乎总隔着一道沟,难以逾越。

    ——

    麻头蓬乱,擦在简片上,发出窣窣的碎响。

    我清理了几片简牍上的积尘,抬眼瞟瞟前面,父亲和益皆神情专注,仔细地将残简上的麻绳换作皮条,慢慢编起。我复又低下头去,室中静悄悄的,谁也没有说话,似乎将一切心思都收纳在了木竹碰撞的清脆声音之中。

    一晃过去了三日,陈国使者以关心公子樵伤势为名,一直待在杞国。期间,不出意料,他与宗伯等人来往频繁,还见了几次陈妫。

    不过据我所知,益却没怎么见过陈使。因为陈使到达的第二日,守藏史来跟父亲说藏室中积累了许多残简,想请父亲遣人帮他整理。父亲一听,表现得很感兴趣,此后,他每每空闲下来,必定要叫上益和我随他一起修补简牍。

    忽然,我听到父亲低低地笑了起来。诧然望去,只见他将一片宽宽的木牍拿着,看了又看,递给我:“姮可还记得此物?”

    我接过来看。那牍片上画着一堆线条,有粗有细,歪歪扭扭,像是画,又更像是字。我惑然,这是什么?

    “不记得了?”父亲看着我,脸上绽开笑容,缓缓地说:“当年你要习字,却不愿画沙盘,只日日来为父处摹牍。”

    我恍然大悟,终于记起,这是当年我认字的杰作。那时,我觉得自己好歹也是受过十几年教育的人,怎么能真和白丁小儿一样拿沙盘练字?我不干,死活只要拿笔,用牍片练。母亲拗我不过,于是这藏室就成了我常来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文字虽原始,字形字义也与后世差别很大,但有了以前知识的铺垫,我的习字速度还是算很快的,以至于母亲和父亲来检查时,常常吃惊不小。不过,我对书法的研究也始终有限得很,觪就说过,我的字乍一看还不错,但仔细观察就会觉得线条怪怪的。

    我端详着牍片,不禁莞尔。以前的情景似在眼前浮现,心中不由变得柔软:“许多年过去,不想还在。”

    父亲笑了笑,道:“那时存下了许多废牍,你母亲却总不肯丢掉,如今还能翻出许多。”

    我抬眼,发现益正在对面看着我。我的视线没有停留,看向案上的散简,伸手将几支拢到面前,继续整理。

    ——

    陈国使者逗留几日,终于离开了杞国。

    这期间还正值母亲丧中,杞国的接待没什么内容,除了父亲的亲自接见以外,饭食朴素,更没有乐歌佐宴。不过陈国似乎并不以为意,听寺人说,使者带来的礼品中,有陈公吊唁母亲离世和为父亲身体祈福而作的鼎。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使者(一)(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