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用过早饭去到阿娘那里时听说谢怀瑾的父亲过世了,病逝,大丧。张氏提起此事,梁和就想起了珍宝楼拾级而下的少年,光影幻梦,长相已不甚清晰,只还记得那一霎的惊艳,色若春晓。梁绍不怎么认识谢怀瑾,但他知道容昀跟谢怀瑾熟,便想着去找容昀。
旁人家事到底与梁和梁绍无关,生死福祸,跟着叹一句也就罢了。梁绍梁和最近关心的是父亲梁胥的调令。梁绍也说不清楚是扬州守备,知扬州还是扬州牧,反正按梁绍的说法就是像二叔在济州一样,咱们一家不日就要去扬州了。
梁绍窝在梁和这儿想了好多要带的东西,连小五那只鸟都没忘,基本就是要把家里搬空,用惯的全都带上。梁和确定梁绍果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娇生惯养的小少爷。
张氏正房里,梁胥对张氏说:“旨意既下,家里也收拾起来吧,最晚月初也该启程了。”
张氏仍是老样子,不急不缓,“爷放心,家里已经在准备了。只一样,这一去,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若是我跟着爷去州府,家里怎么办?老太太年事已高,是跟着咱们一道,还是留在京里,都不大妥当。”
梁胥拿着筷子在那儿夹果子蜜饯吃,张氏一直不明白梁胥为什么会喜欢这种酸酸甜甜的东西。梁胥似笑非笑,“也好办,那不如还和以前一样,你留家里,侍候老太太,这偌大公府,也不至无人照管。”
张氏顿了一下,仿若无事般继续道,“爷这话说的,之前爷是出征,这回任于地方,总不好没人打理后宅。”
梁胥挺没意思地往后靠了靠,软枕微微下陷,“老太太一定是留在京里的,二弟三弟两家现都在府里,要是你随我赴任,他们就会搬出来,到时候老太太应该不会一个人在府里住着,多半是到二弟那儿。”
梁胥动了动身子,“你留下也好,我还没死呢,让二弟养着老太太算什么。”
张氏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
梁胥也没有等张氏说话的意思,“我这次离京,二弟肯定是要搬出来的,三弟也成家了,你记得帮他在京里找个宅子。到时候府里就老太太和你,门一关,也是清静。”
张氏明白梁胥的意思,叔嫂不相亲,之前是老太太尚在,小叔子年幼未成家,二叔远归,加之梁胥就要回京,才都挤在府里。这回梁胥外任,掌一州民政,张氏留京的话,二房三房肯定不能在公府里住着了。
梁胥自顾自道“这样也好,之前还想着几个孩子都得跟到扬州,虽说山灵水秀文气所钟是个好地方,到底也比不上京城。”
张氏到底还是没说话。
梁绍有些发愁。
梁绍托着腮,问梁和,“姐,你说咱们是留在京里,还是跟阿爹去扬州。”
梁和正在练绣花,闻言放下手里的活计,抬头问道,“怎么,不是都去么。”
梁绍摆摆手,“不是,阿娘不去,阿兄也不去,但二哥三哥不一定。阿爹的意思是要是咱们俩去二哥三哥就也去,要是咱俩不去那阿爹就一个人走。”
梁和没想到还有这种事,一时没反应过来,“可是,阿娘为什么不去啊。”
梁绍觉得很正常,“祖母还在京啊,再说,要是都走了,公府怎么办,交给下仆么。”
梁绍凑近了点儿,“阿姊,你不会想留在京里吧。”
梁绍往后一仰,“姐,我想去扬州。姐,姐啊,咱们一起吧。”
梁和知道梁绍想去扬州,他都念了好几天了。其实梁和也想去,去扬州啊,烟花三月,但听上去就有种奔向新生活的感觉,总之一定和京里公府很不同。
梁和犹豫,“可是,那不就剩下阿娘一个人了么。”
梁绍不以为然,“不是还有阿兄么,遇事有阿娘和阿兄就够了,反正咱们两个在哪都一样,阿爹说要紧的是过得开心。”
“而且。”梁绍特认真,“要是咱们不去,那阿爹不就一个人了么。阿爹又不可能只带二哥和三哥。”
梁和居然觉得梁绍说的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