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平时不这样的,这么牙尖嘴利,不像她。
“当然,西山先生唯一的阴刻山水佩要到了三千两,寂竹大师的心血之作正反莲华白玉佩被平国府收下后以九千九百九十九两相酬,不过那本来就是寂竹大师花了七年专为平国公雕的,是个有故事的玉佩。”
梁和笑了,眉眼弯弯:“人俩感情好,拿银子喊话,跟玉佩本身的价值可没关系。”
梁和又笑了一下,“您说说,您这莫不也是块有故事的玉佩?”
一万两,抹了零头也是块莲华佩。
掌柜心里苦,小姑娘你懂行早说啊。
掌柜咬咬牙,神情装得挺像,“六千两,搭上之前那五块。”梁和安静听着,果然,掌柜告诉她,这块玉佩是谢怀瑾刚送来的。
“我要了。”梁和十分爽快地败家了。
梁和算过了,之前的五块加起来大约能有四千两左右。这玉佩多说了也就值一千两不到,剩下的那一千两便当是为了男神了。
“等等。”容昀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她旁边坐了,少年一双桃花眼微挑,不笑也似含情,“三千两,这玉佩,我买下,如何。”
梁和:原来珍宝楼里抢东西是常见戏码么。
好俗……
自己刷出来的这是十年前的剧情吧……
梁和转头去看这少年,少年眉目精致绮丽,气质张扬凌厉,是玉堂金马,钟鸣鼎食堆砌出的骄纵肆意。
容昀对梁和笑了一下,其实他并没有挑衅的意思,但在梁和眼中就莫名欠揍。虽然容昀也是小短腿够不到地面只好踩着脚踏,但容昀自带气场。梁和觉得心里拱起一股小火苗,为什么一样小短腿,人家就比你帅。
“八千。”梁和对掌柜说,心里算着银子。毕竟美少年看着真不差钱,梁和有浅浅的忧虑,要是最后没买到,真是赔了男神又丢面子。梁和决定回去后翻翻黄历,今天多半是不宜出门的。
容昀一直在打量她,梁和能感觉到。目光落在身上,不夹喜恶。
出乎意料的是,容昀听她加了价,并没有继续纠缠,左手虚抬,是个请便的意思。但梁和因为之前已经站在地上,矮了容昀……整个身高,所以梁和抬头看时,特别像容昀让她平身。
梁和因为容昀一句话多花了两千两银子。
因此梁和的心情并不十分美妙。
梁和连那个长得还挺好看的少年是谁都不知道。
离开珍宝楼后,梁和询问了小助手琥珀姑娘。
在刚知道阿娘张氏给自己身边的三个大丫鬟取名琥珀,玛瑙,琉璃时梁和是拒绝的,但因为当时梁和自身硬件和软件不配套,只能用咿咿呀呀表示抗议。可想而知,被奶水镇压,抗议无效,梁和梦回红楼。
“姑娘不记得了,是平国府的二公子,景惠公主爱子,论起来,您和公子还是正经的中表之亲呢。”
梁和想起来了。
虽然名字和人对不上号,但容昀小二爷的名号她熟啊。梁和穿越以后吃的最大的瓜就是他家产的。
梁和穿越以后八卦之魂淡了许多,也不知道是不是胎里待那十个月的时候转移到梁绍身上去了,反正梁绍十分八卦。
梁和一朝穿成公府贵女,小日子过得舒服自在,偶尔也会冒出点小野心。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民,一学期总有那么几次想要上进,也不是说说,当时是真的激动,誓也发了,手机也扔了,计划也做了。第一天,激情。第二天,努力。第三天,刻苦。第四天,累了,但我还能再续一秒。第五天,好累,我不想苟了。第六天,功未竟,心以凉,中道崩殂,我所愿也。
梁和对于成为女帝/万人迷/玛丽苏,差不多就是上述心态。所以梁和对这个世界的历史还是有了解的。当然,历史不重要,瓜才重要。虽然梁绍认为瓜要和历史搭配食用才更加清甜可口。梁和显然较为浅薄,她明白梁绍的意思,但她的眼里仍然只有瓜。
景惠公主是平国公容慕的继室欸。
梁和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要达成上述事实只有三种可能:皇帝太弱了,公主不受宠,容慕是权臣。且梁和认为一,二是充要条件,三是必要条件,但在梁绍的故事里一二三都没有。
嘻嘻嘻,木头人。
世界与世界间存在着差异性,事实与脑补更相去甚远。
皇帝是个中规中矩的皇帝,能称得上一句明君的那种。皇帝是梁贵妃的男主,更是天下万民的主人。皇帝并不弱。
公主是贵妃独女,贵妃她是女主。长信宫帝姬十五及笄受封舞阳郡公主,食邑两千,位比郡王。十六出嫁,赐嘉号景惠,另加八百食邑,开府仪同三公。景惠很受宠。
容慕自少年得意,平步青云,逢盛世,遇明主,与一二知己相得,有三四同僚相交。也曾五陵走马章台笑,也会讲学宣华书弘文,也能上马领兵镇家国,也愿下马治世安天下。更难得儒道双解,佛法精湛。容慕可谓是宋梁立国以来最出众的世家子弟,最正统的锦衣郎君。容慕是重臣,不是权臣。
梁和想,容慕这么大佬,那王献之的故事也套不上了。
梁绍却觉得事情很正常很好理解。容慕元配是他舅家表妹谢氏,谢氏身体不好,生下嫡长子后没几年就去了。容慕服了一年齐衰后适逢舞阳公主韶华当龄,遂成良缘。
梁和觉得这里面全是bug。
为什么容慕能娶公主?因为他优秀。
不对,是为什么容慕二婚还能得天子许以帝姬啊。
因为容慕是兰台容氏嫡长子,承重孙。
兰台不是地名。“金闺诸彦,兰台群英”,这种名篇梁和还是知道的。
容氏能在大周朝的时候就因为世袭兰台令被周成帝把兰台二字赐给容氏,史载“昔有楚兰台,今有兰台容”。是以先有兰台容,后有兰台郡。
梁和服了。
梁绍很轻易就向姐姐解释了容氏有多源远流长。从周朝成帝到景朝文帝,近两百年,世家一词,仅指容氏,此谓源远。“流水帝王业,铁打兰台容。”,这话都传了三百年,容氏始终煊赫,便是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