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照临叹气,“不行,你换个主意。”
容昭服了,“我说你怎么这么磨叽,这不行那不行,不和左仆射说,那你就直接和定国公说。”
陆照临觉得容昭有点公报私仇的意思,但也承认容昭出的都是正经法子,比他当时第一反应去找谢怀瑾来的靠谱多了。
这种事只能往永宁街扔,世家里是没有肯沾手的人的。扔给永宁街,还想不得罪定国府,那就直接给定国公说完事了。
陆照临还是有点犹豫,“你说,要是跟谢沤珠说……”
容昭差点没呛死。
容昭很疑惑是什么给了陆照临如此强大的错觉,“不是,谢怀瑾这两年是变了挺多,但。”
容昭抬了下手,很是惊异,又哭笑不得,“观冥,你信我,谢沤珠其实比你更要脸。”
陆照临这下蔫了。
容昭看陆照临非和自己较劲,放不开舍不下,也叹息,又劝回去,“要不你还是忘了吧,不是什么大事,皇上还能记你一笔不成。”
容昭是真心的,皇上又不可能为这个回来找他,那陆照临装失忆,装没听懂,不都是法子么。
何苦把自己为难成这样呢。
容昭觉得陆照临太苛刻了。人力有所不及,万事未可强求。
陆照临总该有点自己的坚持。
所以容昭从没想过要劝陆照临直接给皇上送几个美人。
陆照临都被先帝教傻了。
梁和最近在准备万寿节的礼物。冬月是宫里最忙碌喜庆的时候,冬至,万寿,正旦,大年,梁和进宫不久,实在有些忙乱。
幸好宋承徵连礼物都帮她准备好了。
梁和发现每一次她以为宋承徵不可能对她更好的时候,皇上都能带给她更多的惊喜。
宋承徵把单子递给梁和,看梁和眼睛圆溜溜的,看看礼单又看看自己,宋承徵就笑了。
宋承徵勾了一下梁和的下巴,慢悠悠哄她,“明年你也照这个单子备礼,是不是不慌了。”
梁和是不慌了,万事开头难,宋承徵都帮她把头开好了,她还慌什么。
梁和再次确定,宋承徵真的是挺闲的哈。
宋承徵:……
梁和进宫许久还不曾去见过太后,因为没人提起过。
长乐宫其实并不是一个很热闹的地方,除了皇帝会常常去给梁太后请安,皇后和贵妃都对长乐宫有些敬而远之的味道。
主要是皇帝不喜欢皇后她们打扰梁太后,梁太后也不喜欢别人随便往她宫里拜访,梁太后比较喜欢自己过日子,所以梁和进宫以后也没人提起要去拜见一下太后娘娘。见什么呢,皇帝不提,太后不提,皇后也不说话,梁和自己……她是忘了。
太后并不会插手皇帝的后宫,皇帝都多大了,又不是亲母子,梁太后除了梁和进宫前做给皇帝的看的时候多传了几回梁和,再没做过什么了。
这次还是宋承徵提起的。
宋承徵喜欢在饭后说一些对消化没有帮助的事,简称费脑子的事情。
宋承徵一面端着茶看梁和写字,一面问她,“你进来也有些日子了,什么时候去见见太后吧。”
梁和笔一顿,这字就断了,也写不下去了,索性搁了笔,由着宋承徵牵着她走到床边坐下。
“择日不如撞日,要不就明天吧,你去长乐宫给太后看看。”
宋承徵看梁和有些紧张的样子,笑着安慰她,“没事,只是要到年关了,再拖下去更没时间了,要是过了年你还没见过太后,这不好。”
宋承徵顺便又调笑了一句,“给太后看看朕把你养的有多好。”
“虽然太后爱清静,但你去一次也是礼数,太后之前不是挺喜欢你的么。”
梁和心说太后哪是喜欢我啊,那都是看在您的面子上的。
梁和仰头答应着,慢半拍才反应过来,“您今天给我的礼单,头一份是准备要我明天给太后娘娘的?”
宋承徵无奈又宠溺,刮了一下梁和的鼻尖,“你呀。”
梁和其实很习惯太后这种不问事的举动,家里祖母就是这般,也不爱人成天过去请安,说是不请她才安呢。
梁和对梁太后没什么太多的观感,在家时就只觉得梁太后是个慈祥睿智,总是想她进宫的老太太。还是这一个月以来,梁和对宫里的认知突飞猛进后发现宋承徵不是很喜欢她常常提起定国府,才连带着梁和连梁太后也不怎么敢提起了。
怎么好挂在嘴边呢,算起来梁太后是她正经的姑祖母,这辈分差的想装看不见都不成,明晃晃写着梁和小了皇上一辈,就很尴尬。
好说不好听。
皇帝肯定是不乐意总被人想起这件事的,然后梁和就选择性遗忘了还要去见见梁太后才算全了礼数。
梁和拉着宋承徵的袖子,没话找话,“您说太后会喜欢我么。”
宋承徵哭笑不得,“太后一直都挺喜欢你的啊。”
梁和认真,“那是进宫前,进宫以后就不一样了。”
梁和说完就后悔了,想了八百遍不要提起辈分的问题,这一句话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