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时候,贾芸来了,贾芸是荣、宁国府倒台之后,少有几个还和荣、宁国府的人来往的贾氏族人,世态炎凉最明显的还是贾家本族,不过看贾家的宗学,就知道贾氏一族能有什么礼义廉耻了。
因为贾芸的出现,终于有男丁来撑场面,应对官差了。有林家帮衬着,贾芸操办,终于解决了贾琮的问题。晴雯看了,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都一定要生儿子了,要说贾芸做的事,换上宝钗、黛玉能出面的话,一样能做,但是因为她们是女人,不能出门,能干也没用,有了事还是得男丁出面,没有能用的男人,这家里有事,就像刚才贾家的情况,没法过关的。当然贾家还有贾政和贾宝玉,这样的男丁不要也罢。一个现在里还不肯“降低”身份和官差说话——也不想想你都做过阶下囚了,那时候人家官差可是管着你的人啊;一个害怕尸体,不过敢上前。总之,这个年代要好好过日子,还是要生儿子,不过要生有用的儿子才行。
这里晴雯还是怀念21世纪,男女平等啊,男人做的事,女人一样能做。不过可能因为这样才出现大量剩女,只是因为男人做的事,她们自己都能做了,所以不要男人也行,所以不急着找男人。就是找也的找个比自己好的,怎么也的有能做自己做不到得事的本事吧,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女人都太能干了,就像贾府的后宅一样,男人就退化了,所以找不到,就嫁不出去了。以上是晴雯某个女权主义的闺蜜的论点。不过晴雯不太同意,因为男女平等了,当然男女的能力也应该一样了,凭什么要求男人要比女人强才行,两人一个水平线就是良缘了。因为这一点,不但有论点,还有论据,论据就是晴雯抱着这样观念的朋友们除了晴雯前世本人,都嫁出去了。晴雯嫁不出去,不是因为本人感情迟钝,不是观点的错误。
话归正题,总之,贾家终于解决了贾琮的自杀问题。对了,人家官差问被关在东厢房里鬼哭狼嚎的是不是疯子,还是贾芸机灵,说是死者的母亲,今早发现尸体的人。这么一说,官差就同情起来,伤心疯了么。当然为了不影响办案,同情归同情,没有哪个官差肯让把人放出来,一个疯狂的母亲可是会影响办案的,虽然这个案子也没什么好办的,家道中落的曾经豪门公子受不了生活落差,自尽身亡么,正常啊。
楚盈资助了贾琮的棺木寿衣,贾家就在林家和邻居的帮助下草草完结了。贾氏族人来的不多,出力的也就贾芸一个,原来靠荣国府生活的什么贾菖什么的都无影无踪了。
贾琮这个在荣国府里没什么存在感的贾赦庶子,没人关爱教育他,所以他是那么的天真幼稚,被他父亲过去的旧门客轻易的骗了。他父亲贾赦是个人渣,物以类聚,他找的门客当然也是人渣了,可是按这个时代的标准,谁都能认为他父亲是个人渣,只有他不能,因为他是人子啊,所以他可能不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人渣,所以也不知道他父亲的门客也是人渣,所以他上当了。其实他才是受害者,可是贾家人有尤其是做他“母亲”的邢夫人不认为他是受害者,反而认为他是破坏贾家,主要是她们贾家大房名声的罪人,所以这个小小的少年就承受不了了,就结束了他过分年轻的生命。
不过贾家其他人到底对他什么看法,别人就不知道了,不过贾老太太应该是还是怜惜了的,虽然这份祖母的怜惜在他死后才姗姗来迟,但是还是有吧?这个本来没什么分量的孙子的死,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贾老太太终于一病不起了。贾政还是真诚的流了一痕老泪的,王夫人不管真假也流了应景的泪水。宝玉当然感情丰富的痛哭了一场,居然不是为了女儿们,晴雯不想恶劣的推测他是借机哭出这些日子的痛哭迷茫吧。对了因为房屋紧张,而其他人——只能是贾母和尤氏两个独居女性,不接受邢夫人同住,所以邢夫人依然居住在那个让她害怕的死过人的房子里。
其实原因很简单,最不得宠的孙子也比儿媳妇重要,除非这个儿媳妇生下了一个得宠的孙子,母凭子贵,看在这个得宠的孙子份上,儿媳妇在婆婆心里的地位会不一样,原因不是儿媳妇地位高了,而是怕孙子不舒服,这就是所谓母凭子贵。如果没有生下得宠的孙子,那么儿媳妇在婆婆心里头地位怎么比不过最不得宠的孙子。说是因为血脉相连也好,还是宗姓繁衍,反正孙子是自己的,儿媳妇永远是外人。这里说的都是婆婆的心里地位,就是老婆婆心里所想的,不是现实中的地位。因为现实中的表面地位,就复杂的多了,现实里儿媳妇的地位要考虑:她的娘家出身,她的个人能力,她在丈夫心中的地位,她对丈夫家族的贡献等等综合因素,不是只有生育一条可以概括的。问题是邢夫人连在现实中提升地位的东西都一样没有,更没有母凭子贵的儿子,所以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贾老太太心里,她的地位就是没有地位。
可是她却触及了所有婆婆的柔软处——孙子,虽然贾琮这个孙子长了这么大,贾老太太也未必正眼看过,但是还是她老人家的亲孙子不是,你邢夫人算什么?
原来在荣国府,邢夫人还有个贾赦,虽然贾老太太天天骂邢夫人不中用,只会奉承贾赦。可是她也不想想,邢夫人一辈子除了贾赦,在没有别的什么了,当然还有自己费尽心机搜刮的那点私房钱,不过那数量和贾老太太的私房基本上是小虾和鲸鱼的区别,要是王夫人知道邢夫人那么竭心尽力攒下的私房数量,估计得暗笑成内伤。而就是这些私房的由来还是因为她是贾赦的妻子,还是因为贾赦才有的。说到底,邢夫人有的只是贾赦,虽然这个丈夫一年在她房里过夜的日子可以用手数的过来。但是她还是全心全意的给贾赦送美女,甚至逼良为妾,因为她只能靠着贾赦。
这样的事,贾老太太和大、小王夫人理解不了,她们有娘家,有钱,有儿女,有权利,这才是她们的重心。至于丈夫么,以她们的出身,娘家,嫁妆,没有这个,还有别人,都是门当户对的,谁也不比谁差。
而邢夫人只有贾赦,而且必须有贾赦。有贾赦在,就是贾老太太再看她不顺眼,王夫人在瞧不起她,王熙凤再不把她当回事,她也是荣国府的大太太。
可是现在贾赦定了死罪,她就要靠着贾老太太生活了,当然还有儿子,但是儿子死了,而贾老太太认为这个孙子是她逼死的。虽然贾母没有在贾琮生前重视过他,但是不等于她就能容忍邢夫人了。而且因为这件事,贾老太太开始思考了,思考的对象就是邢夫人。邢夫人是个没用,没气魄的女人,当年贾母图省事,给自己已经放弃的大儿子找了邢夫人,就是看中了邢夫人的没用,没气魄,不过和贾琏的母亲一样被气死,省了再给贾赦娶亲的麻烦,也省了人笑话。但是现在贾老太太开始怨恨邢夫人的没用了。要不是她不规劝丈夫,教育儿女,大房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贾赦再十恶不赦,也是贾老太太的儿子,所以贾老太太潜意识要为他开脱,当发现没法开脱的时候,就转移到邢夫人身上,都是她一味依顺着丈夫,才把贾赦惯成这样的。而且她管不住媳妇,凤姐才会包揽官司,放高利贷,她居然也不知道,要是她关心媳妇,发现了告诉自己,让凤姐悬崖勒马,怎么会把贾琏夫妻都搭进去了。也不找过孙子、孙女,结果孙子,孙女被放到王家,导致孙女丢了。还有迎春,一丝也不教育,婚姻上也不上心,由着贾赦胡来,最后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居然把贾琮也害死了。
其实贾赦、凤姐、迎春,贾老太太自己都有责任,但是自己的长子,最心爱的孙媳妇,眼前长大的孙女,贾老太太不能承受自己有责任的事实。这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贾老太太越是知道自己有责任,越是不能承认,就要把这个责任转移到邢夫人身上。就是说贾老太太必须要有人来承担罪责,但是她不能承受自己的放纵,省事恶化了情况。所以她必须找个人来恨,本来她一直在压制自己的找个想法,因为她很清楚这是不对的。但是贾琮的死,给了她目标和理由。她现在能心安理得的把罪过都推到邢夫人身上了。这样让她感觉舒服了些,精神也好多了。
虽然贾老太太舒服了,不等于别人也舒服了,比如晴雯因为思考贾老太太的思想的外在表现,推测贾老太太的心理,要知道,贾老太太是晴雯无聊时排名第二的研究对象,第一是宝钗,她们都是过于繁杂的人,有着太多面。结果晴雯想的入神,被邢夫人一把抓住,说:“晴雯啊,你说这房子怎么住啊?”
晴雯对邢夫人没什么好感,因为过去在贾府里经常听说她助纣为虐,帮着贾赦祸害小小年纪的漂亮丫鬟。所以晴雯很恶意的说:“大太太,不是晴雯说的不吉利。不过你看这宅子这么旧,以前不知道住过多少人了。您这屋子之前难道没死过人?没准死过多次了,你前几天不都没事么,所以没什么不能住得。”
吓的邢夫人一激灵,晴雯趁机挣脱邢夫人,跑到贾母房里了。
好容易才从贾府脱身,回到林家,晴雯感觉空气都新鲜了。贾府那腐败的气息已经植入这个家族的每个人了吧?不过小孩子应该除外,晴雯还想着巧姐哪里去了,十分不放心。不过当务之急,是解决黛玉裁坏了的衣料。这个衣料是这一匹绸子的最后一部分了,这一剪子下来,就得从新去配料子了。林家不是贾家没事囤积几十年的料子,都是年年购买当年最新的料子,保证最新的花样和织法的时尚料子,尤其是这样的高级罕见的料子都是按需要购买的。所以林家每年甚至每季都得不时购买新料子,必然现在这做了一半的衣服就没料子了。这衣服料子的购进,以前是采买上就解决了,现在是黛玉的嫁妆,一丝马虎不得,所以晴雯得自己挑选。所以晴雯就再次光临李家的绸缎庄子。
李之璧进来的时候,正看见晴雯拿着残料对比颜色呢,他看了一眼说:“这个料子断货了。这批料子的染料是从西域那边进货的,现在北边一打仗就进不来了。所以没有了。”
晴雯有些遗憾,这下怎么办啊。李之璧看了看晴雯手上的残绸,说:“是剪坏了的,你们做惯了也会反这个错啊?”
晴雯说:“不过有事,太惊讶了么?”
李之璧说:“贾家的事吧?”
晴雯问:“你怎么知道?难道你还关注贾家?”
252、天下莫测是人心(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