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宝玉爱的是黛玉这个女子还是这样的女子?(2/2)
说到爱情悲剧,不过按晴雯的看法,始终对宝玉的爱情持怀疑态度。
因为宝玉有太多的歧路,他的爱情因为他的博爱而淡薄了。晴雯不知道他是爱着黛玉这个女子,还是爱着黛玉这样的女子。这“个”,这“样”,这一字之差,却谬以千里。
爱着黛玉这个女子,那么真的是一份美好的爱情。她绮貌华年,兰心蕙性;他人如朝花,文采风流;他们坚守着一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恋。
想必多数人看到的宝黛爱情就是这样美好,所以红楼梦是一部爱情的里程碑。如同一曲悲恋的绝唱,打动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
红楼梦的原著也应该是表达的是这段爱情,“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可惜终归是“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可是既然是终归是“镜花水月”,又何必当初?
晴雯前世看红楼有时候禁不住会想如果警幻仙子没有被宁荣二公之灵说动,按原计划接了绛珠的生魂到太虚幻境一游,也许聪明的黛玉就顿悟了木石前盟不过是“镜花水月”的爱情错误;金玉良缘,举案齐眉才是世俗的美满婚姻。从此世间就少三个痴男怨女的悲剧,多了两对美满良缘——当然贾家要抄家了,宝玉和宝钗可能也美满不起来了,不过患难中的相濡以沫更是一种深情。
可惜一切没有如果,世间就多了一部。
这些虽然凄婉但是美丽的爱情是建立在宝玉的爱情是爱着黛玉这个女子的基础上的。
可是如果他爱的只是黛玉这样的女子,那么黛玉的一往情深,生死相许就成了一个笑话。是啊,这样的话,任何一个豆蔻年华,人比花娇,又纵容他的懵懂轻狂的女子都能成为他的爱恋,黛玉不过是碰巧在他身边那一个罢了。
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现实主意者的晴雯更倾向与后者。就是宝玉他最后的出家,在晴雯眼里也可能是逃避现实的一种行动的表现,在末路的时候寻求佛门的庇护,这样无论物质和安全都能得到基本的保证。而在精神上逃避现实的表现就是怀念黛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样,无论从个人生活上,还是从精神上,都可以彻底抛弃了自己的世俗责任——宝钗和贾家。
这时候,因为爱情早逝了的林黛玉,对这样的希望抛弃自己世俗责任的贾宝玉来说,就是一道世外的乐土,可怜的是始终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宝钗。既然已经“齐眉举案”,宝玉你又何必“意难平”?你又有什么资格“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