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晴雯看来,就是不谈感情问题,宝玉的嫁祸比宝钗要严重。宝钗的嫁祸事件中,小红和坠儿这两人最怕别人知道,绝对不会自己往外说的,如果这事一直没被捅破,只有小红一人猜忌着黛玉。而且还有时效性,等小红嫁给了贾芸这个秘密就无所谓了,没准小红还会暗自感谢黛玉守口如瓶呢。也就是这事的危害性是潜伏的,只要不东窗事发就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当然小红的想法和能力是潜在危害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可是藕官事件,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婆子要是被黛玉的名头吓住了,只好灰灰的走开,心里能不记恨黛玉?这可不是她的亏心事,她大可以四处说,黛玉的名声啊,能好了去?根本就是败坏黛玉的名声么。这还罢了,偏偏这藕官不是省事的,和那婆子结了仇,那婆子就已经在李纨、探春、宝钗甚至凤姐处告下了藕官。原著写着“婆子道:‘我已经回了,叫我来带他,我怎好不回去的。也罢,就说我已经叫到了他,林姑娘叫了去了。’宝玉想一想,方点头应允。那婆子只得去了。”就是说那婆子看出个眉高眼低,知道宝玉一定要保下藕官,而致黛玉而不顾了。索性赖在黛玉身上。结果是什么,李纨、探春、宝钗甚至凤姐听说了藕官在大观园烧纸,被发现了要叫道管家奶奶姑娘们处,偏偏黛玉拦住了。是黛玉叫她烧的?还是她自己烧的,但是黛玉护短,不把管家的奶奶姑娘放在眼里?或者都是?
她们对黛玉怎么想,她们可不是小红那样没身份能力的丫鬟,吃了亏只能忍下。黛玉莫名其妙的把李纨、探春、宝钗甚至凤姐都得罪了。再传到王夫人耳朵里,王夫人要是喜欢黛玉那就见鬼了。
一个寄人篱下的敏感孤女的名声多么重要,人员多么难维持;宝玉是不会管的,他眼里只看到藕官的青春美貌,定要保护了她。至于黛玉么,自己受着去吧!
以此推知,以后要是两人结婚,再遇到青春美貌的女子,宝玉还是会牺牲黛玉的利益名声等等来保护那个楚楚可怜的女子。宝玉凭此举,还要说爱着黛玉,那个天下就没爱情了。乡下一辈子没听说过爱情的莽汉还知道护着自己婆娘呢。恋爱中人还有损害自己恋人的名声来保护另一个女人的?
别说那些义薄云天的大侠们,真正的大侠们本来就不是寻常女子婚配的好选择。嫁给他们的女子在爱上他嫁给他的时候,就应该准备好了他为了他的大义牺牲你,所以你牺牲的明明白白的,自愿的。
可是林黛玉除了才高貌美、出身名门外,只是一个普通养在深闺的小姑娘,没有女侠们的高风亮节以自己男人舍己为人而自豪的高尚情操(这个己可是女侠们自己)。何况就是她有这高尚情操,也的让她有机会高尚啊,为了成全自己爱人的高风亮节自愿自我牺牲,好歹别人也承个情,留个美名什么的。而不是什么也不知道,就被自己深爱的男人为了另一个女人背后捅一刀的。
她看上的男人口口声声说除了自己祖母、爹娘,就是自己了。却不知道在她看不见的地方这个那男人把她抬高到了舍己为人的高度了,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唉!要是黛玉知道宝玉为了藕官的作为,估计就不会为了他泪尽而死了,倒有可能为自己的烂眼光爱上这么个男人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