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工家的小农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0章 回乡11(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00章

    这边田小满带着余婆婆进到上远街尽头的那家布匹店里。她挑了一匹靓蓝色带细碎花的布,给余婆婆做完了还能有李婆婆的。如今刘大成不在家里,双手难敌四拳,她少不得要靠这些人帮忙才行。

    镇北街上田小满有两处铺子,也在售粮和售酒、售果子,还有代售刘娇杏制出来的那些风干肉等物。这条街后头重修后街道比较宽敞,店铺也建得敞亮,主要卖的都是与农家相关的物什,定位明确,所以这里与上、下远街相比,热闹程度丝毫不逊色。

    马婆子家的三儿子马长湖就管着这两处铺子的账,还收整条街的租子。他人聪明,又在学堂里识过字,对手上管的事儿一清二楚。见田小满来了,他热情地将她迎进铺子,拿出账簿给她看。

    田小满寻思着眼看就要过年,也不指着刘大成,该买的年货也得置起。加上在铺子里帮工的那可是一大家子人,不管怎么样,这是她回到清远镇过的第一个年,得过得热热闹闹才成。

    看完账簿,田小满又去街上将肉、油、鱼、炮仗、零嘴儿等各买一些,回来后交与李婆婆,腌的、卤的、炸的都定了日子好做起。田家小院里整日飘着卤肉炸鱼炸点心的香味,忙碌起来便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年跟前。

    刘大成写信说他今年不能回来过年了,到时候陪着拴子回京城一趟,就得赶回密州。密州那个地方寒冷期持续时间长,但河水结冰上冻的时间短暂,所以施工建设受到限制的时间不长。

    刘大成还讲了那边易发洪水的河水所流经的地形地势,初步看田小满治水思路中有用得着的地方,具体情况还得再研究讨论才行。他还说附近高处有村民集中居住,到时候自己寻一小块儿地种,也把稻子良种交给村民们种植。随信刘大成还带来一些密州的特产,红彤彤的大枣与脆生生的果子,看着煞是好看。

    田小满对刘大成不能回来过年,已经有心理准备。若是刘大成在家,她做做小鸟依人状撒个娇那是生活中的小情趣。可现在只余她一个人,她那自立担当的一面便显出来,家里和生意场上各处都兜应恰当,妥妥的顶梁柱。

    她记得刚生下瑞哥儿和玮哥儿时,出个门费了力气后背就会出汗。后来跟着余婆婆学习调息养身的法子,又日日练基本功,现在身子觉得比生产前还要利索了。早知如此,她当初跟着刘大成拴子一道练就好了。不过现在也不晚,田小满尝到好处后日练不辍。

    田小满见生意好,铺子门便一直开着。牟世录和薛小妹,还有马长湖他们整日里都吃在田家,伙食好到他们每天都在猜吃什么,过年不过年的也不甚在意。年二十八这天,田小满与余婆婆一道烧了整桌子大菜。腌的咸肉被油炸过又蒸出来,冒着油润润的光亮,就连底下铺的咸干菜都散发着香味;卤的是猪头肉,各部位有筋道的,有绵软的,醇香浓郁;尺把长的小扁鱼裹了鸡蛋和米粉,入锅炸得焦香酥,里头的小刺入口也无虞;村里后院散养的大公鸡整只炖起,里面放着山里寻到的菌菇,还有花果山里种的刺参,香味能散几里地;自家产的那些果子,田小满露了一手拔丝的手艺,甜甜脆脆,连薛小妹都跟毛丫她们几个娃娃抢着吃……

    铺子从年二十九开始关门,正月初十开门营业。正月十五还没到,这里就开始准备春播。泸沟村的何里正已经将田小满的主意在村子里说开了,今年村民们都要种良种,种子从田小满这里买。用良种的好处,是田地能多产出三成粮。良种的价格比一般种子要高,不过田小满只收一半价钱,另一半待秋天收成之后再给。另外就是使了良种的,秋天田小满家的铺子优先收粮。

第400章 回乡11(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