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工家的小农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4章 安平州6(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尤其是土地那一项,地主拿到土地也可能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但还有很多是花了银子买来的,你说让人家无偿划归为朝廷,那些人能甘心吗?

    常尊义把其中的利害关系面奏皇上不说,还写了奏折呈送,目的就是想让景隆帝把这所谓的新政收回去,待条件成熟了再推行。

    借着常尊义的劝说,朝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反对的行列。景隆帝看得明白,这些人是真的出于本着于朝廷有利的目的吗?

    恐怕不是!他很清楚能拿到盐引的都非富即贵,不少盐商有朝廷命官的背景。而那些占据着大量土地的,恐怕背后也有官员的势力渗透。所以他动了盐税和土地,就是动了朝廷这些官员的家底,这才是他们反对的真实目的。

    景隆帝沉默了很长时间,他面上显出疲态,摆手退朝。

    **

    雍王在安平州也知道了朝中最近不平,但他无暇顾及这些。自从景隆帝准了他的奏折之后,雍王便着手屯田戍边的各项事宜。先是将公中土地划出来,到时候好叫士兵在上头种植作物。再通知士兵可以带家属来边关定居,按人头给各家各户分地。

    后一项极大地调动了士兵的积极性。他们长年在外守卫边境,要说最苦的就是思念亲人思念家乡。而现在能和亲人团聚,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精神的好事情。再说家里能出来当士兵的,大多比较贫穷,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地。如今能分到田地种,田地里的产出还不用交税赋,这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据说公中土的收成,到年底士兵们还能分到一些补贴呢!

    边境上的田地实在是太多了!雍王将士兵报上来家里的人数统计出来,发现分给各家各户和公中用地之后,还有剩余田地。他便又上奏折一封,请求景隆帝把因为受灾流离失所的人都迁到这里来,免费划给土地种,种出来的粮食归个人。

    这个要求景隆帝哪能不准?他正为灾民四处乞食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发愁呢,现在雍王说要收留他们,他即刻命各地的官员将灾民都送往北地去。

    一时间边境上马鸣人欢,到处是来定居的百姓,雍王早就着人将那些地方的居住区、种植区全都规划出来,但凡来人就领到相应的地方安顿下他们。他们来的时候正是春天耕种时节,田小满不仅指导他们种田,还赊了一些粮食给大家,好叫他们渡过这段青黄不接的日子。

    书读百遍,不如亲自于实践中体验一番。如今拴子也在雍王跟前当差,他于这些事务中,也领悟学到书本上许多未曾教过的道理,收获颇丰。

    田地播种完时,王妃生产,她诞下一子,起名为周北旗。母子平安。阖府上下无不为这个新生命的诞生而高兴。前头算好了日子,雍王带着拴子掐着时间往回赶,到家的时候王府的嫡次子周北旗刚好出生。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长工家的小农妻》,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