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工家的小农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6章 官仓(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宅善往米白县任职之前,收到了堂兄谢宅良捎来的书信。谢宅良在信中告诉他,他能迁升到米白县任知县,那是因为他在清远镇处理地动后事主动得力,没有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谢宅良还说他们这些在京城做官的,时时都小心谨慎,防着御史揪住不妥的地方参上一本。他让谢宅善到了米白县之后,仍然要谨慎小心处事。米白县才出过大的案子,圣上对此印象深刻,说不定哪天就派官员来察看情况。

    谢宅良提醒谢宅善昌运粮仓如今地位超然,让他要与昌运粮仓的仓使搞好关系。那仓使姓于,以前是他们工部营缮司主事,也是上回跟户部主事来改造昌运粮仓中的一位。他们同在工部是同僚,于仓使为人沉稳大度,可以深交。谢宅善看了堂兄的书信,心里稍微有了一点儿底。

    谢宅善在清远镇当了这么多年的乡老,现在要去米白县上任了。公务不好耽搁,他只好留了宛娘收拾家中事务。

    到了米白县,谢宅善跟前一任知县交接公务。准确是说,他的前一任知县现在已经关在大牢里,临时掌管米白县的是从安平州来的纪副使。在大良朝,官员都是有级位的,像安平州知州是从五品,副使是正六品。因为纪副使审理昌运粮仓一案有功,得到了升迁,他即将去河荆州当知州。

    而米白县的知县是正七品,跟纪副使差好几个级别呢。不过纪副使为人正直,擅于谋略。因审理案子终告一段落,他面上甚为轻松,给谢宅善交接时并无以势压人,显得和气可近。

    纪副使专门交待谢宅善道:“昌运粮仓于仓使已经先你到任,他是从工部下来的,专门负责管理昌运粮仓。”

    谢宅良在信中跟谢宅善说过,朝廷相当重视昌运粮仓,给昌运粮仓仓使定的级是从六品,比谢宅善正七品的知县官阶要高。谢宅善连忙道:“择日定当去拜见于仓使大人。感谢纪大人提醒。”

    纪副使谢绝了地方官员的相送,次日便去河荆州上任了。谢宅善转头便让下属带他去见于仓使。

    于仓使约三十来岁的样子,细条身量,文质彬彬,见到谢宅善态度热情,说他来米白县之前在工部做事,曾得到过谢宅良的关照,不曾想有机会又与他的堂弟共事,倍感荣幸。谢宅良在工部是正六品的主事,官阶要比于仓使高,所以他的话于仓使怎么也得放到心头。

    谢宅善也跟于仓使说了好一番承蒙关照之类的寒暄话。待两人正式坐下来之后,于仓使告诉了谢宅善一个消息,昌运粮食按朝廷的意思进行了扩建。扩建后昌运粮仓可存粮1万石,也就是200万斤。而目前昌运粮仓只有粮食不到1万斤,朝廷的意思是要用三年时间来储存到足够的粮食。而这储粮的任务就落到了谢宅善头上。

    谢宅善听了之后有些发懵,自己不是米白县的知县么?怎么还要管储粮的事情?于仓使见状便给他解惑,说得到可靠消息,朝廷的旨意正在途中,命米白县知县兼为昌运粮仓的副使,专门负责购粮事务。

    于仓使还笑道:“据说谢知县供给城墙劳工口粮中拔得头筹,还望继续发挥老兄的才能。”

    谢宅善谦虚了几句,又问于仓使这入昌运粮仓的粮食有何标准。于仓使便收了笑容,道:“一般官仓是当年收新粮卖陈粮,而昌运粮仓是新建的,有三年收储的时间,即便要卖的话,也要等收足了才行。因为收粮的标准必须是当年的新粮,质量要上乘,无杂质等物。”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长工家的小农妻》,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