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工家的小农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学问(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说人的悟性最重要,不会的东西只要去学,里头技巧的掌握是一通百通,通了之后还能想出更为省力的法子。刘大成这段时间在田小满的指点下制作农具,这对掌握耙地技术也有益处。

    他在马长山的教授下,很快就能独自站到耙床上了。一手牵着牛缰绳,一手甩着鞭子让牛前行。每到地头,他便从耙床上下来,提起耙,除去耙齿上挟着的杂草。然后换个方向,继续耙地。

    田小满也跟着独自操作了几回。类似这种样子的耙她小时候在舅妈家农村见过,但没有亲手操作过,倒是拖拉机拉着耙子在田地里突突而行的情景留在印象里比较多。

    好在这古代种田不用薄膜,倒少了这种白色污染物缠着耙齿。秋天收过庄稼之后,地也翻过,连秆子等物都被村民收回家中当柴烧,所以这地耙起来也不费功夫。

    耙过的地平坦宽阔,碎土似沙,散发着泥土特有的气息,看着让田小满很是欣慰。

    田小满家的曲辕犁借给了马婆子家使。马老三是本村的长者,认识的人多,大家见了那曲辕犁都分外新奇。可犁地就集中在那几天,晚了就要误农时,像马老三家地多又分散,东一块儿西一块儿的。田小满也说过这犁交给她家由着他们使,于是马老三家用完,就是马大嫂娘家用,然后马二嫂娘家,还有马长燕夫家……

    田小满倒不关心这个,横竖机具做了出来都是给人用的。她这个犁在外头大受欢迎,马老三合家对田小满本来就敬佩得紧,但凡相问的无不告之是泸沟村田小满和刘大成所制,田小满再一次名声远扬。

    也有那头脑灵活的,田小满制的犁耕到哪里,就蹲守在哪里,只用眼睛一个劲儿盯着那犁看,回头也照样子打了一副,无奈其中的道理没有摸透,只学了个样子像但用起来并不顺手,甚至平衡也没掌握好,把地耕得七歪八扭的。

    田小满一心扑在地上头,一早一晚由刘大成往清远镇而行,接送拴子并送货。家里头由刘娇杏操持着,她这些活儿已经做得熟练,跟马婆子家的妇人、还有几家手脚勤快的妇人处得关系好。

    那些妇人都是几经选择后拎得清的,在田小满家里做活儿,还有酬劳可拿,这样的机会仅有田小满家能提供,故而都知晓其中轻重,在外头从不乱说,只管埋头将事情做好,得闲就说几句家常话凑个趣,一时倒也相安无事。

    拴子初进私塾那几天,上午忙着跟上先生的思路,下午又有武馆师傅教授强身护体之法,白天注意力半点不往别处挪,晚上回到家吃过饭就困得要睡觉。刚好田小满跟刘大成也各自有忙碌之处,白天累成奴隶,晚上睡得跟皇帝似的一觉到天亮,连个梦也未曾做。

    家里三块地都耕完了,也耙平了,田小满总算能坐在家里喘一口气。下一步播种用的耧车马老三家也有,她只要在大脑里重新确认好小麦、大豆、玉米、大蒜等这些作物两两套种的技术就可以了。

    稍有了空闲时间,田小满吃过晚饭就寻拴子说话,问他在私塾读书的情况。拴子道:“今日先生教授知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长工家的小农妻》,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