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工家的小农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9章 农具(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49章

    田小满估摸着在泸沟村里过个年开销也不大。前头她给玉娘捎去了银钱让她帮着买稻子种时,也想过要不要去云台寺看那稻子的种植情况。

    可她后来一想,上辈子舅妈家那个村子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种了很多水稻。那时大家都是光着腿站在水田里插秧的。

    后来却不知是河流改道还是天气变热的缘故,村子里的水田越来越少,但稻子的产出却没受到什么影响。因为水稻的品种随之也得到了改良,从只能种到水田里,已经过渡到能种在湿地里。

    她跟着舅舅和舅妈没少去湿地种稻子。她喜欢光着脚踏进稀乎乎的地里,让稀泥巴从脚趾缝里漫出,不过她也帮着搭过不少次的手。上回她跟净虚说种稻子的那些诀窍,可不是信口开河随便说说,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到了她读大学的时候,湿地的面积也好像突然之间减少了,水稻则变成了旱稻,跟麦子似的能种在寻常的土地里。田小满大学里还读到有人在沙漠里种稻子成功的报道,谁说种地是小事情,这不知解决了多少人吃不饱肚子的问题。

    现在她要做的就是让水稻在那三十亩地低洼积水处种成功。如果通过杂交等办法培育出旱稻,那才不负她前世这个现代大学生的身份呢。

    买稻子的银钱已经交给黄二了。田小满的计划仍然是她之前跟卢延民说的那样,三十亩地里要种大蒜玉米,小麦大豆。玉米、小麦、大豆的种子很常见,都可以从清远镇买到,并且以前说发了了由卢延民垫资,这个她不用发愁。

    到是大蒜这个得花些功夫。按说种大蒜的方法也简单,就是将蒜瓣埋土里,温度温度一旦起来了,就能往外蹿小苗苗。可是要想高产的话,得找独头蒜种出来的分瓣蒜种下去,产量才会高。

    哎,一想到这个种地,田小满大脑里的想法就突突往外冒,以至于前头她想的那几个大支出都忘了。

    这个可不能忘啊!大良朝种地已经有农具了,像之前田小满在农具店就看到过犁、耙和耧车。

    若是这些天去镇上买年货时,遇到有合适的农具,就可以往家里买了。

    家里还得有头牛!牛的作用不容小觑,那一号地离村子离得不近,步行去的话,一是把要乃至劳作的力气费到了路上,二来也浪费时间。可大良朝根本没有摩托车,若是有马最好,但在市场上基本看不到马的影子。田小满听说一般人买马会受到限制,因为从清远镇往北就是安平州,安平州再往北不是那么太平,马匹都要用到那里供部队防御和打仗。

    因此,村民下地的交通工具只能是驴车或牛车。驴的劲儿小,做些拉磨和轻重量的运输还可以,像犁地、耙地、播种等等还是得靠牛。牛的力气大,相对而言脾气还可以,是大良朝种地的好芝力。若光凭人力去地里劳作,会累得半死不说,效率还不高。

    可一头牛粗粗估算要六两银子!一想到这里,田小满就觉得自己原本看着堆成小包的银钱瞬间变小了。那可不,开年把拴子的束侑交了,再买头牛的话,花光光,又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时候。

第149章 农具(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