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满把手里的泥土搓了搓,那黑褐色的土松松散散,在揉搓中很快从她指缝间重新漏到脚下的田地里。她微微一笑,“那就是了。这一处地其实并不适合种玉米,最合适的是种些地瓜。”
“为什么?”净虚相当不解,“这地施了不少的农家肥,肥力足,透气又疏松,正适合种粮食和蔬菜。”
田小满不知道要怎么跟他解释才好。眼前这块儿地是好地不假,黑褐色,松软松散,黑油油的,就跟插根筷子也能发芽似的。可农物物跟蔬菜不是所有的都喜欢这类土壤!
依据现在种植技术,说白了,脚下的田地有酸咸之分五个级,具体要怎么分?读大学的时候田小满都学过的啊,要看ph值!中性是6575,小于这个数的是酸性土,强酸小于5;大于的是碱性土,强碱性大于85。
可这ph值怎么才能测出来呢?写到试卷上的标准答案,是电极法或试纸比色法。要说测得又快又准的当然是电极法,可这大良朝连个电都没有,这个法子是没法施展了。同样的还有试纸比色法,因为试纸没地儿去找啊。
标准答案在古代失效了!可这并不代表优秀农学生田小满认不出土壤的ph值。是时候祭出她的五看一摸辨酸碱度**了!
五看就是看土源,腐殖土,疏松肥沃为好的酸性土;看土色,酸性土颜色深,碱性土多呈黄色等浅色,比如盐碱地就是白色的;看质地,酸性透气透水性强,碱性容易板结;看地表植物……
一摸就是用手摸,看手感,酸性是软的不易结块,而碱性硬实,不易散开。
至于她凑近泥土那一闻,纯属是喜欢泥土散发出来的味道,没有实际意义。
但要跟净虚解释ph值吗?会不会被当成妖言惑众的主儿?田小满可不敢这样,她还有大把的好日子要过呢!她思忖了一会儿道:“这些地无疑是好地,就好比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般,有的农作物喜欢这样的地,有的就不喜欢。如果农作物没有种到喜欢的地里,它们不好好生产,还容易生病虫害。像你口中所说的这几块好地,玉米和小麦都不肯长,如果种地瓜的话,如果不遇到天灾的话,肯定会丰收的。”
净虚瞪大了眼睛,这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可又将信将疑,他引着田小满往前走了几步,道:“施主往这边看,依你所言,这几处原种的玉米、花生和小麦明年都换成地瓜?”
“花生不用换。花生很适合这样的土壤。”有几秧粒子小的花生没收走,孤零零地落在田梗上。
“哦,原来是这样。”净虚这下倒有七八分的信了,因为那一片就花生长得好,每年挖出来秧子都一秃噜噜一秃噜噜的,结出的花生饱满多汁。“那头还有几块地跟这边不一样,麻烦施主指点一二。”他脑子这回转得快,知道遇到了懂行的人,少不了要抓住这个时机多问一些。
田小满跟着他走过去一看,这明显是碱地嘛,“玉米和小麦最适合这里。如果将黄豆跟那玉米混种在一起,不容易生虫害,双方的产量都会提高。只是要注意这混种,作物之间的距离要拉开一些,否则会影响长势。”
“看来是种错地方了,我说种下去怎么一个二个都不肯长,原来竟是这样……”净虚突然觉得莫不是福农娘娘见他太辛劳,找一个施主来点化他了。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长工家的小农妻》,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