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画里的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40、求真知言(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虎子转身提着电脑出去了。

    “求先生,你叫求真知,可真是凡事必较真呀。”

    陈有文感叹道,如今这个社会凡事较真的人是不受欢迎了。

    “那当然,不较真怎么能叫求真知,不知陈老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当真便为真,须假假亦真。”

    “不错,为人处事,当审时度事,比如眼下的非遗保护,就没法求真知。

    我也不得不睁一眼闭一眼。”

    “这是怎么个说法,难道这还有造假的不成。”

    “唉,以前都知道民间手艺人,靠手艺挣钱养家糊口,那只是拚手艺,谁管你是不是多少代传承。

    而今呢,特别是非遗传承人评选,却制定出很多的条条框框,硬性规定,至少有三代传承才可入选非遗师,还有的地方,规定的更多,要十多代的都有。

    你说这咋较真,确实有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可是大多数就是个人喜欢,自己学着会做了,就能靠这门手艺吃饭。

    如今大家都评,他不评也不行,于是乎,有的没的,只管说,反正大家都是图个好听,谁会当真呢!

    让我这求真知也无法去求真知了。”

    “是这样啊,这么说这个硬性规定要不得。”

    “可不是,评选就得靠真本事,比如,按作品水平,划出标准,只要做的好,达到那个标准,就给他同级别的待遇。

    不须问他是不是谁的弟子,是不是几代传承,比竟,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何况人乎。”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我觉得这人那,还是得求真知,他的传承资历可以造假,技术却很难造假,根据技术划分比较合理。”

    “你看,原本热闹的大院将归于平静,只为失去了年画坊,谁来看什么,这样一来是力量的分散,同行之间的相互挤压,不仅不能促进发展,还会事与愿为。”

    “是啊,是啊,这是个不解的难题。”

    一阵沉默过后,二人相视大笑:“所以说,英雄莫问出处,只要是能为国贡献力量,何必计较级别高底。

    扩而广之,只要是能对社会有贡献,何必强去求真知,但凭良心做人便可。”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陈友文指着求真知:“此言甚妙,此言甚妙……”

    求真知拿出手机,打开搜出一张图片,那图片上有一颗在杨树,他指着那颗杨树说道:“陈老你看,随着年画的名气增大,来这里听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多,大杨树下听故事,俨然成了一种时尚。”

    接着他又找出一段视频,让陈有文看。

    沙岗上树叶婆娑,一行人驻立在这里,聆听一位老人的诉说。那个苍老的声音一遍遍地在讲述着年画里的故事。

    讲述着年画的力量,人们的耳畔仿佛响起了古老的歌谣:

    青青子芩,朱雀南飞,

    饶树三札,图绘门神,

    绘之何来,避邪消灾,

    绘之何益,劝世助人。

    青青子芩,如霞似锦。

    赤子苍头,同感圣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