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画里的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26、大荒山3(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槐林里,不仅有槐树,更有一些枣树,国槐树棠梨树等,更多的是酸枣棵子和苟杞子颗。

    这两种植物那是浑身长满了尖刺,不小心扎上,那是钻心的痛。

    走着走着,宽阔的道路没有了,草保长领着走上了一个一羊肠小道,坡陡路滑,一群人走的是好艰难。

    还得说是草保长带人清理过了。要是不清理,都不知怎样上得去。

    他们走在走着,突然山顶上狂风大作,间或听见嗡嗡的发动机声。

    突然出现的大风把人们刮得东倒西歪,有几个人不小心抓住了酸枣颗子,手上扎上了长长的刺,痛的是呲牙咧嘴。

    草保长赶紧就近扶住了张副知州,华画搀扶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夫人。

    刚才她们俩一直在交谈,从谈话中,华画得知,她是甄州学院版画系的老师,而且对动植物也很有研究。老师人很好,也和华画很谈得来。

    她们走在队伍的后面,被突然而来的大风刮得差点摔倒,幸亏华画扶住了她。

    老人感激地看向华画,说道:“谢谢你。”

    “不用客气,从这往上,路越来越难走,平常很少人上来的。”

    “还有多远,这地方看上去很荒凉。到处是荆棘和杂草。并没有可开发利用的地方。”

    “快了再向上走十多米,就到顶了,到了山顶再向上是一个高高的土台,那上面更没人上去。

    可是只有登上高台,才能将大荒山风景尽收眼底,才能看到全貌。”

    华画搀扶着她,又向上面走去。

    前面的人已到达山顶,这里看上去有百十亩地大,中间竖立着一个绿色的高台,在台子的周围,种植着高大的树木,树枝伸向四方,层层叠叠地压上去,像是用树木栽下的篱笆墙。

    而台分三层呈现梯形递进的格式,下面的一层大,地层比一层小上两三步,这两三步收进的又是密植树木,再向上依然如是。

    那上面更有一些不知名的藤蔓缠绕。显得是郁郁葱葱密不透风。

    那台边沿边沿有土梯向上延伸着。

    那土梯可容三人并行,土梯上的杂草和铁蒺藜已清除干净,只看到台子的周围蒺藜颗垂挂下来,开着淡黄色的小花。

    华画以前曾经来过一次,那次可是费了不少的事,万分的小心,结果回去的时候,身上还是沾满了蒺藜。

    又痛又痒,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来过。

    站在山顶上,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她不再感到疲劳,第一次见到铁槐,真的铁槐,这么多,密密麻麻,这可太令人惊奇了。

    造台在华夏那是平常的是,尤其是古代,祭祀封禅皆要堆土为台,著名的便有文王的灵台,三国的铜雀台。

    而那纣王的鹿台等,它们或用石,或用砖,谁又见过围树成台。”

    草保长介绍说:“这个台叫聚仙台,因为上面全是用铁槐树围土所造,而且上面长满了铁蒺藜颗子,我们又叫它铁蒺藜台。

    这上面有个仙人庄,里面有那么十几间房屋,供奉着神像,后来听说东荒人来的时候,拿走了神像,放火烧了房屋。

    大家那时觉得这台肯定保不住了,谁知第二年春天,台子周围生出许多树来。

    长的更加兴旺了,不仅如此,那上面还长满了铁蒺藜,谁上去都会被扎伤。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上去过,今天我带人清理了一小片,大家一会上去的时候小心一些,千万别让扎着了。

    这里的蒺藜和其它地方的不同,有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