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世霸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扶云顶下的冲突(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桓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阴合用某种残忍手段,造制出来的僵尸!

    制作僵尸的成功率极低,也必然会产出大量的失败品,这些失败品通常都会和一堆烂肉没有什么区别,直接被掩埋处理;也有一些半死不活的存在,不确定是出于什么样的邪恶想法,会被随意的遗弃到某个地方,任凭其自生自灭。

    桓彬就遇到过两次,随手处理掉了。

    但他确信一点,就算一具完美的僵尸,也绝不可能有这样强大的杀伤力!而且,现场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僵尸的残留。为了确定因由,他凝聚心神,开始更为详细的检查……

    “半步仙”之境,不仅仅是武技上的提升,整个人的感知和洞察力也会有质上的跨越,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所以才会更为震惊,因为,他确定这些人都是死于一个僵尸之手!

    他来秦州的目的,主要是想调查一些事情的真相,至于阴合在秦州做了多少邪恶的勾当,他并不关心,甚至对于僵尸这种让人恶心的产物,他也只是见到既杀,却没有“刨根问底”的想法。

    只要这些“怪物”不出秦州,他就会选择作壁上观!明盛也好,阴合也罢,他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对整个秦州都没有好印象!坐山观虎斗,让他们自相残杀好了!如果真的可以杀个精光,才是最好不过!

    可是,一具僵尸竟然有如此大的破坏力,这不仅是超出他的认知,也越过了他的底线!

    如果这个僵尸跑出秦州,会产生什么样的杀戮,可想而知!

    他还不是神仙,自然无法在莽莽十万大山中,立即确定出那个“妖孽”到底去了哪里!所以他只能暂时放下铲除那具僵尸的想法,先到困仙台上探看魔教总坛的旧址。

    寨子背靠的主峰,极为独立磅礴,耸立如笋,峰尖入云。桓彬并没有寻找上山的路径,而是直接附壁而上。

    一处面积极大,刀劈斧凿般的平阔场地,悬现于山腰之处,窝嵌在险峻之间,前有断崖可无穷远目,周有峰峦能遮风挡雨,这便是魔教总坛的旧址。

    虽然当初的鬼斧神工、犹如圣域的景象,如今经成了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的衰败,但仍然可以读取那时的峥嵘霸气、气势恢宏。

    若是远远望看,因为有草树横生催长的遮掩,不知底细的人,几乎难以瞧出这里曾有过人类创造的痕迹!

    困仙台也是俞金銮给这里起的名字,想必那时候他已经感觉到了,某些事物对自己的境界产生了禁锢,所以才会取了这样一个“有碍风水”的名字!

    到了桓彬这样的级数,对于俞金銮的传说,更为热衷。但绝对不是当成饭后谈资的消遣,而是一种后辈的拜读;一种同类人才有的思想共鸣;一种丝丝点点即可引发相知的感触。

    俞金銮对于练武之人而言,就是一座丰碑、一个传奇!哪怕桓彬今日也步入了半步仙的境界,仍然会对俞金銮心生神往,更怀有一种敬重!

    断裂的石柱、塌倒的岩墙……

    让桓彬不由联想到俞金銮当时的愤怒、不甘和无匹的霸道!困仙台,锁困仙人之地,俞金銮想要砸碎的不是殿宇楼阁,而是那道无形的禁锢、锁困人心的壁垒!

    桓彬很想一探究竟,但巨大繁多的建筑废墟,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打消做进一步探寻的想法!

    武侠山和名剑谷,两年一次的对决,已成惯例。但今年要比以往热闹不少,有大批的武林中人蜂拥而至!

    以前比试的结果如何,大家无非是看看热闹而已,但今年输赢的彩头却很吸引人。赢者,将获得一把剑的归属。

    这把剑算不上神兵利器,但意义却非比寻常。据说是一个老农无意中捡到的,后来几经转手,到了青城山的手里。青城山也是七大武林豪门之一,地处越州,几乎与世无争,但历史上出现过几位了不起的人物,也是其名声不坠的原因!

    这把剑的主人,是几百年前第一位剑道大成者,用剑之人公认的剑家鼻祖!几百年来,人和剑早就成了传说。想不到越州水灾,也不知道怎么就把这位剑祖的配剑给冲刷了出来。

    青城山也想自己留着,可是天下两大剑道豪门怎么可能同意?两家都认为自己才是剑道正宗,这“天下第一剑”怎么也不应该留在青城山吧!

    送人?给谁不给谁?两家都是不能轻易得罪的主!正好,你们两家不是比武吗?索性,就送你们一个彩头吧,谁赢了,这剑就送给谁!谁得了这把剑,也算把天下第一剑的名头,实至名归了!

    至于比试双方,对此到底是怎么样的心理,没人知道,但消息已经被炒的热热闹闹,想见证历史时刻的人自然不少!

    扶云顶山势险峻,景色奇伟,峰顶高耸入云,而且常年云雾集聚不散,游人蹬上峰巅之处,可伸手扶摸云头,宛如神仙,所以扶云顶亦有人间仙境之说。

    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更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山上留下了几段蜿蜒小路,断断续续可供游人攀登。除此之外,全都是天然景观、自然痕迹,如今此处无人开发、也无人居住,更无什么客舍酒馆一类的存在!

    想上山的人,全靠自己维持在山上的生计,百姓苦于生计,哪有什么闲情“游玩”,所以在扶云顶,纯粹的老百姓几乎没有。“谈笑皆高手,往来无凡客”的说法有实有据,绝不为过。

    因为种种原因,比试的时间被推迟到了十月末,秦州已见秋凉,扶云顶上更是风冷湿重,所以大多数人并不会急着登山,而是聚集在山下的一个幽谷内,安营扎寨,静候时间!

    短短几天时间的汇集,已然是“驴友”成群,营帐遍地!并没有人出面负责维持秩序,一切全靠自觉,和情感上的远近来分帮结伙,居住上也自然的分出几个区域。

    这也是一次武林中人难得聚首的机会,久别重逢的、沾亲带故的、仇人相见的都有,把臂言欢和矛盾冲突都屡见不鲜!

    这种热闹,自然也吸引了不少高端的看客,尤其是那些会上几路拳脚,师傅已经不是“对手”的“才俊公子”们,就极为喜欢这种场合,纵使没有扬名立万的机会,但也会多一些人生阅历,及在朋友面前吹嘘的资本,哪怕和一些成名的高人擦肩而过、混个脸熟,日后也能说成:“本公子和谁谁谁有过一面之缘,相见恨晚,只可惜当时无酒,不然定能对酒当歌一番……”

    王文礼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工部右侍王松河之子,在京都也算一名颇有实力的纨绔。他爹因为被河州府政唐文轩横插了一手,丢掉了本以为是囊中之物的工部左侍位置,一直闷闷不乐,时不时在家中发些怨气,王文礼被骂的不厌其烦,索性来个游荡江湖,眼不见心不烦!

    参加完河州双会的热闹,京都的家都没有回,便伙同几位密友,跟着两位新结交的佳朋,南十州有名的才子陈子元和陈佳境,一同来到了扶云顶。

    年长的陈子元显然对江湖事知道多一些。

    “看见那几个和尚没有?都是大出云寺的高僧,为首者是罗汉堂的首席方静大师,他们和昨天赶到的金州昆仑顶高手一样,都是受青城山的邀请而来,为比武做见证的!”

    王文礼有些不屑一顾的“哦”了一声,陈子元虽然心里嘲笑这位眼高于顶、自以为是的京都纨绔,但表面还是十足客气。

    “江湖辈有俊才出,各领风骚二十年!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是文礼贤弟笑傲江湖的时候了!”

    “我倒是没有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但有太多人盛名之下、其实不符,所以对那些的所谓高人并不追崇!”

第192章 扶云顶下的冲突(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