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油闭目沉思一会儿,认真地说道:“先分兵三路,把阴合暴露出来的那些帮衬村寨统统抹掉,一个活口不留……最后一战,很可能还会在秦州城,处理完那些琐碎,再把所有人都集中过去!”
待秦环领命离开后,金老油自言自语道:“仇晓白,老子辛苦这么多年,岂能就那么点实力?就让你看看,咱们谁能笑到最后!”
秦环,麒麟门的一等高手,却也算是一名魔教“余孽”,更是金老油的心腹之人。这次去京都办事,一招落败于柳枫摇,只因为不想节外生枝,借机演场戏而已,柳枫摇还信以为真了!他当时去京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些魔教旧部,来参与这次秦州行动!
张舟一行人,日夜兼程的走了两天,才远远看到了目标山峰,孩子们就寄居在那处山峰之下的一个小寨子里。
望山跑死马,估计怎么也要近一天的时间才能抵达,眼下形势难以预料,只希望无有意外发生!
可惜,对方没有给他们侥幸的机会!
负责先行探路的几名秦州部众,率先遇到了一群惊慌失措、相携逃命的孩子。那些惊恐万状的孩子们,看见了熟悉的面孔,确认遇到了救兵,一个个嗷嗷大哭起来
随后赶到的张舟,从孩子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得知,就在两天前,孩子们寄居的寨子就被人攻击了。
当初为了以防万一,寨子里挖了一条用以撤离的地道,但事发突发,敌人攻势迅猛,匆忙应对中,只有不到半数的孩子,在几个大人的保护下,得以从地道逃脱。
而地道挖掘的也并不远,很快被对方察觉到了,几个大人为了掩护孩子撤离,引走了追兵。剩下这些孩子,只能借助以往学到的经验,一路向秦州方向逃跑,万幸遇到了接应的队伍。
张舟虽然不是秦州人,可是想到那些孩子的遭遇,内心仍是深感悲切和愤怒。但毕竟还能保持些许冷静,阻止了愤怒的秦州部众,想冲去寨子报仇雪恨的冲动。
“现在去报仇并无实际意义,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保护这些孩子尽快撤回秦州!”
虽然悲愤,但大多数人还是认可张舟的说法,却也有人不肯。
一个秦州汉子哭嚎道:“回去又能怎么样?早晚都是一死,不如现在和他们拼了!”
法同也走了过去,意图劝慰那个汉子,结果被汉子推了一个踉跄,法同并未恼怒,因为这个男人的孩子,也寄居在寨子里,却没有逃出来。
“我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那里,他一定在等着我去救他!”
话完,汉子擦了擦眼泪,拎着刀蹿入林中,还有几个相同处境的汉子,也跟了上去。
法同举掌想击树发泄,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可能暴露队伍行踪的举动,用力的甩了一下袖子,叹了口气,转过脸去,不再说话。
坐镇指挥和身处战场,情绪在倾向上是绝对不同的!身处战场之上,张舟也觉得是个好战、冲动的人,但布局指挥时,张舟清楚的知道,什么叫大局,什么叫整体利益!
张舟闭上眼睛,紧皱眉头。理智压制着冲动,而冲动不愿意屈服理智,一时间,天人交战!
这时,十一郎走到张舟身边,轻声说道:“大人,我觉得,对方未必会杀掉那些孩子,因为这些孩子活着,或许对他们的作用更大!”
“为何?”张舟没有理解他的意思。
“我曾经遇过一个心理变态的人,他把对手的妻儿抓到后,并没有杀死,而是打算留在对手面前施虐,声称那样才能更有效地摧垮对手的意志!”
“后来呢?”
“后来被师父给杀了,那个人是大北河王府的一个重要人物,师父也是因为这件事,才觉得师姐留在王府不安全,最后把师姐从王府里偷偷接了出来!”
十一郎所说的那个变态,十有八九就是阴合的人,只不过那时候阴合化名合音。那时候,正是仇晓白和大北河王合作的蜜月期!
从阴合一贯的阴暗手段看,这种做法极有可能!有什么比要挟对方的孩子,更能动摇对方的抵抗之心?
张舟认同此情况的可能性后,喊来法同,把十一郎的想法说了一遍。
“侯爷的意思是?”
“如果这个设想能够成立,那些孩子就有施救的希望,我觉得值得拼一下!”
“那法同陪侯爷一起!”法同果断回答道。
分兵两路,一路负责保护孩子回秦州,张舟带着法同、五木、十一郎及二十名“夜叉”,留下来负责救孩子!
张舟预测,对方如果没杀掉那些孩子,只会带去两个地方:不是回总部,就是去秦州。
从已知的局面推断,明盛和阴合的对决,已经全面展开,对方都蓄积良久,力图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掉对方。这种思路下,绝对不会给对方太多喘息的机会。
明盛的大本营,就是秦州城。仇晓白亲自去了秦州,说明他对秦州的布局最为看重。
以他对付金老油时层出不穷的手段和埋伏,就可以想象到,他对付秦州也必有后手。假设秦州在第一次交锋中,没有达成目标,那么日后也会集中力量,全力拿下秦州。因为秦州才是论定双方输赢的关键!而这些孩子,很可能被当做对付秦州部众的一招绝杀。
虽然仇晓白受了重伤,但在总体局势上,他还应该占有着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也不可能收手、或者改变计划!而且,以目前的通讯手段,也不可能做到信息同步,所以一切只能是按原计划进行。如果推算正确,这批敌人的下一个目标,必是前往秦州。
山峰连绵交错,看似无路,但人们往来习惯,注定会有一条路,哪怕不好走,但绝对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们一定会路上相遇,这就给了他们可以出手“营救”的机会。
五木先行一步,把先前去拼命的几个汉子给截了回来。得知孩子有获救的可能,而且已经实施营救的打算,几名秦州部众自然选择参与!
推搡法同的那个汉子,有过多次往来的经验,负责给张舟引路的同时,还给张舟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那个寨子虽然人数不多,如果想正面攻破最少也要五百人的规模!但敌人是突然袭击得手,损失上不会太大,在人数上我们应该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想救出孩子,只能采取出其不意的伏击才是上策,这一路最好的伏击地点,就是‘两头堵’这个地方了!”
“两头堵?”
“对,这是去往秦州的必经之路,两侧山崖,中间只有一条半里长、一肩宽的小路!”
“地方远吗?”
“不远,再走几里路就到了!”
“好,就在那儿伏击他们!这位大哥贵姓?”
这个年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出这样清晰的分析!
“草民姓林!”
“林大哥,如果现在你来拿主意,怎么安排?前提是,既要救下孩子,我们还要减少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