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城中本来的三千兵马,经过这几日守城,现在可以作战的已不足千人。
杨奉却还有四万兵马?这可如何是好?”
顾雍听完之后,不由又发起愁来,不知如何是好。
“顾大人不用忧虑,只要曹操在此,定保河东不失。”
“曹都督,虽然你所带兵马尽是精锐,两位夏侯将军也是神勇双全,可你只有近万人马,杨奉占据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只怕胜之不易。”
曹操没有直接回答顾雍的担心,而是继续询问杨奉的情况。
“公明,你刚才说杨奉才能平平、统军作战,并无任何出众之处,此言当真?”
“曹都督,我与杨奉相处多年,杨奉究竟有多少才华,我自是情楚。请曹都督放心,我愿以性命担保。”
“公明,不用如此,曹操当然相信你,只是想再此确认一下。
敌我两军兵力悬殊,的确不是将领勇猛、士兵精锐就可以保障胜利。我军此来是为解河东之围,因而不管如何,定要想出万全之策,妥善解决杨奉。”
“曹都督难道已有良策成竹在胸?”
“顾太守,公明,还有两位贤弟,你们可有什么方法?”
曹操避过徐晃的问题,而是问到在座的四人应该如何处理杨奉。
“大哥,我们不如今夜趁敌军休息,突然杀向杨奉军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大哥,你觉得怎么样?”
“不可,公明刚才说过,杨奉此人才能平平,正因如此,这类人行事一般都是循规蹈矩,其大营防务应该会一直如初,绝对不会因士兵攻城疲惫有何放松。
另外敌军众多,一旦我军夜袭被其发觉,恐难以脱身。”
“曹都督,既然我军不能趁夜偷袭,可否坚守城池,待其粮尽之后,再行出击。”
“顾太守,杨奉经营多年,军中粮草足有一年半载,待其粮尽,唯恐变数太大。”
“公明说得有理,再说陛下派曹操前来解河东之围,若是在此待半年之久,怕是陛下都早已平定董贼,收复雍州了。”
众人的建议都被曹操否决之后,四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破敌。
“公明,你可有什么良策?”
“曹都督,在下并无良策,还是请曹都督快说破敌之策,不要再为难我们四人了。”
“哈哈,曹操怎会为难四位,只不过想要集思广益,以策万全。
顾太守,城中可有耕牛?”
“杨奉攻城之前,我命城外附近百姓暂时入城躲避,因而城中耕牛数量少说也有近百头。”
“如此极好,请顾太守收集城中耕牛,三日后交给曹操,到时敌军自破。
另外,从今日起,城防便由曹操负责,顾大人可有问题?”
“下官没有问题,一切以曹都督之命行事,我立即去准备耕牛,河东城现在便交给曹都督了。”
“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听令,从明日起,我四人各负责一门。
不过一定要切记,我们要示弱于杨奉,令其相信,除过坚守之外,我们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