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4章什么都不怕(修改)(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江冬留下纸条,就和周承磊一起去买木头。

    下午二人拉了一大拖拉机的木头回家。

    周承森看见了走出来帮忙:“咋买这么多木头?”

    说着,他就上前帮忙搬木头。

    李秀娴听了从院子里走了出来,好奇道:“阿磊买这么多木头干嘛?”

    周承磊:“买来试着养贻贝。”

    江夏这时也走了出来:“二哥要不要一起养?大哥和太爷爷一家也准备养。养这个不算麻烦,就在村里的滩涂那一带租一片海滩养。”

    周承森:“我考虑下。”

    他得看看是不是真的不麻烦。

    上次周承磊带过一桶贻贝回来,李秀娴吃过,她并不是很喜欢吃,太腥了,忍不住道:“那玩意又不好吃,养了有人买吗?好卖吗?我们这边的人会不会吃不惯啊?”

    江夏:“这个不知道了,养了才知道。养不养得活都不知道,我们也只是试一试,毕竟这是外来物,我们也没有养过。”

    李秀娴:“……”

    养不活都不知道,李秀娴可是知道周承磊养鱼没有赚的,投入太多钱了。

    “那还是算了,听起来还不如出海打渔,海里的鱼又不用钱。”

    江夏就没有理她。

    接下来的几天周承磊,周父,周承鑫,周永国,周康平和江冬利用退潮的时间一起去海滩种木桩。

    周承森已经开始上班了,下午回来,他也跟着去帮忙,主要也是想看看可不可行。

    那一片海滩,藻类和浮游生物比较多,阳光又好,适合青口生长。

    几个人,早上开船出海去放绳子收集青口幼虫,回来后,等退潮后就去海滩上种木桩,晚上就搓草绳。

    有几个村民看见他们在海滩种木桩,走下去好奇道:“永福,你们在干嘛?打算种些木桩拦网抓鱼吗?”

    周父笑道:“阿磊打算种些木桩养贻贝。”

    “贻贝是什么东西?听都没听过。”

    周父:“国外来的一种贝类,壳带点绿色的,还挺好吃的。”

    有人听了笑道:“阿磊真有本事,会养鱼,现在又养什么国外的贻贝!懂得真多!难怪你这么年轻就发达!”

    周父:“你们想不想养?想养可以跟我们一起养,买些木头回来做木桩就行了。”

    大家一听立马纷纷摆手:“我们不养,我们没有本事养。”

    几人看了一会儿就走了,走远后才有人道:

    “真的是钱多到没处花,又开始瞎搞。”

    “也不能这么说,阿磊之前养的鱼,过年不是赚了一大笔?卖了一千多块呢!”

    “有屁赚!亏了!你看他租了两大片海域,做了那么多网箱,还买锚固定网箱,投入了多少钱?才赚了多少?没看周兵强跟着他们家养鱼,亏到血本无归?后面索性不养了,租金都亏了!我敢打包票周承磊下一年也不会再租了!一年才赚一千多块,听起来多,可是两片海域的租金都不够!”

    “养鱼还好,至少熟悉一点,能养活。养什么国外来的贻贝!呵,听都没听说过。来到咱们村,那贻贝也不知道会不会水土不服!”

    “这就不知道了,毕竟每一个海域的鱼都不是全部都一样的。但是大海是连通的,也说不定。”

    “年轻人胆子大,啥都敢干!跌得头破血流就会脚踏实地了!”

    ……

    因为就在村附近的海滩种木桩,导致还挺多村民讨论这事的。

    说什么都有。

    事实海底网箱养的鱼,今年赚的钱也确实不够租金。

    有周承磊养鱼亏本在前,所以许多人都在说他们钱多,又开始瞎搞。

    江夏和周承磊也不在意。

    他们毫不受影响的干自己的事情。

    几人一共忙碌了七天,才种了二百根木桩。

    细皮嫩肉的江冬忙得手都起水泡了。

    明天是元宵节,下午江冬回家陪父母过元宵。

    周承磊和江夏也和江冬一起回去。

    江冬过完元宵节就回京市了。

    江夏就想着明天中午陪江父,江母,江冬一起吃一顿元宵节的团圆饭,晚上再回家和周家的人一起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