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书生模样,戴副眼镜,说话慢条斯理。
恰逢村小学缺个老师,知青里一番比试,徐向东凭着一手好字和流利的课本腔,成了不用下地的小学老师。
这回来打主意的还是林家。
徐向东是文化人,将来万一能回城,那也是个靠山。
更巧的是,徐向东心里自有盘算——他瞅准了大队长的势力,知道在村里站稳脚跟,少不了林家的帮衬。
所以当林晚夏提着一篮鸡蛋找上门时,他笑得温和,一口应下了这门亲事。
两家的喜事定在了同一天。
徐向东家里远在城里,没什么亲戚来,林家便把两桩婚事合在一处办,省了不少酒菜钱。
锣鼓声里,原主牵着林晚秋的手,徐向东扶着林晚夏的肩,两对新人并排走在土路上,成了槐树村那年最热闹的景致。
刚结婚时,原主待晚秋是真疼。
工资一分不少全交给她,下工回来会抢着劈柴,他妈更是把儿媳当亲闺女疼,洗衣做饭从不让晚秋沾手。
可日子过着过着,就变了味。
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或许是因为晚秋懒得离谱,地里的活从不沾边,家里的事也甩着手,顾母忙里忙外,还得给她端洗脸水……
或许是因为她拿着原主的工资,转头就去供销社买了双红皮鞋,穿着在村里晃悠,惹得婆母直叹气……
或许是因为晚秋生了儿子后,说怕胖不肯喂母乳,夜里孩子饿得直哭,她翻个身继续睡……
或许是因为她带孩子去镇上赶集,为了抢块时兴的花布,愣是把孩子忘在杂货铺门口,还是好心人给送回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