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我是男主对照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24章 姐夫开门2(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一本年代文。

    七十年代的风总裹着土腥味,吹过榆树村外那片老榆树林。

    这村子穷是穷,泥土里却藏着韧劲,村里人靠着侍弄那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能把肚子填个八成饱。

    林晚秋和林婉夏就生在这村子里。

    姐妹俩的家境在村里算是拔尖的——父亲是村大队长,手里管着全队的工分和救济粮,说话时总带着几分威严。

    母亲则是村里的“异类”,隔壁王婶纳鞋底时最爱嚼舌根,说她早年在县城大地主家当丫鬟,后来地主倒了台,才揣着几件体面衣裳回了村。

    这话虽带点酸意,却没人能否认她的好模样,眉眼像水墨画里描出来的,连干活时挽起袖子露出的手腕,都比别家妇人细嫩些。

    这对双胞胎女儿,简直是母亲的翻版。

    刚记事时就梳着一样的双丫髻,系着母亲改做的小花袄,跑起来像两只花蝴蝶,被村里人打趣是“年画里走下来的玉女”。

    到了十四五岁,个头蹿得齐整,眉眼长开了,更是成了十里八乡的风景,媒人踏破林家门槛时,总爱盯着姐妹俩的脸说:“这俩闺女,将来定是享大福的命。”

    可林家父母心里早有盘算。对上门说亲的,一概笑着婉拒。

    直到那年秋收后,父亲才把姐妹俩叫到跟前,郑重提起两个名字。

    一个是徐向东,城里来的知青。

    皮肤白净,戴副黑框眼镜,说话斯斯文文,写得一手好字,如今在村小学教孩子们念书,板书时粉笔末落在肩头,都透着股书卷气。

    另一个是顾斯年,本村后生。

    人长得高大魁梧,肩膀宽得像座山,常年在县里工厂卸货,手上结着厚厚的茧子,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浑身是使不完的力气。

    “这俩孩子,品性都过关,”父亲吧嗒着旱烟,“你们自己选。”

    姐姐林晚夏性子温吞,说话总是细声细气,听了这话红着脸低下头,半晌才蚊蚋似的应了句:“我听爹的。”

第3024章 姐夫开门2(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