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语对这个什么周大人,一点感觉也无,只静静听祁五说
“他说:周大人出身寻常,以二十五岁的二榜头名进士入仕做事谨慎,手段犀利但其却性情十分温和,凡事总给人留一线所以,这一路通顺,很是风光曾跟李阁老争入阁之位但当时,因李阁老的几个主张更合圣意,所以,李阁老上去了”
祁五说到这里,想起杨向东眼里的光芒,这样的人,是他所崇拜的吧
“周大人落败,即刻退了下来退的很体面,给儿子也安排好了前程李阁老心愿已成,对他并无过分打压”
温语眨着眼,“可我怎么听不明白?你是说背后之人是周大人?可他落败了,都退下来了,杨向东又凭什么信任他?”
“我也这样问杨向东又磨蹭了一会儿,才又说了一件事他少时家境一般,但书读的相当好!随随便便的就考头名当时,家乡有个人家,也是几百年的巨富之家,姓袁袁家家主,捐了个官儿做
家中有个长子,十分受宠爱总想着,让他考取功名
“这怎么可能?老太太是个山村女子老家也不在一处啊!”
也是么!太子病重,皇上都亲至了太子妃连宴会都没张罗,甚至连娘家人都没见……肯定是她被软禁
正好对上
“说是早亡故了!”
“那不应该是他吧,二十出头有这个本事?”温语奇怪“杨向东说他没有族人,那他父亲呢?”
“白家,袁家,还有我一下就查到的另一起类似的,西北云家,还有即将出事的宋家,手法如出一辙!如果宋家栽赃之事成,宋尚通匪就难以甩开,甚至宋家巨额财富的来源,难以说明了……查案的,最喜欢这样的人粗,从上到下得富得流油了!”
“后来,杨向东进京考取进士,被李家招婿随着李阁老和岳父出去交际之时,他的舅哥跟他指着一人,悄悄说起当年入阁之争
温语暗想,如果秀云真是她亲生,都能搭上白家家主呢!她简单吗?
太子有些奇怪,“你打听他做什么?”
杨向东去省里考举子,等考中回乡,却发现,袁家被抄了……
此人李奇焕也不熟,问到了太子头上
开了年,皇上上朝
于是,他看到了那位周大人,还有,他腰间的那块古玉……
虽然祁五一带而过,但几百年的家族覆灭,肯定血雨腥风,人头无数……原来的富贵日子,转头成空,温语心里便一阵的难受
不敢冒然动了,因为不知道哪里会惊动他
温语啊了一声……
李奇焕想了半天,心情郁闷,“为什么这个人,我竟没注意过?”
祁五说:“他退下去了,平日里行事低调,我查他,却不也大意靠近但是,还是查出来,他生活极度奢华有个人专门管给他采购的找人去打听了一下,据说他,光燃香,一个月就要几千两银子……唉,太阔气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袁家公子在读书间隙,很喜欢跟杨向东显摆,家里的珍贵物件,也都拿给他瞧过其中就有一块古玉
祁五对周大人,越查,心里却越没底就是感觉不对,但不知道是怎么不对
“没有从家世到做的事,无一点关联回头问问母亲,与他家妇人认不认得”
过完年,兰舟就回来了太子看到他,挺心疼
然后,温语去找忆白去商量店里的事祁五便跟李奇焕打听周大人
温语理解,抚着他的肩,开始安慰,“人嘛,就是这样的啊!有高有低,有顺有不顺……你看,我自诩聪明,但比不上的人也多了!”
这才发现,周大人同样出身不高,也没有提得起来的族人但他的日子,可比自己岳家强多了……儿婚女嫁都很体面
这么多年,他提拔过不少人,也打压过不少人手里,还不知道有多少把柄关系网广,做事容易手里又捏着一些人的死穴,他想做什么,没人敢拒绝……”
他当时想跟大舅哥说,结果来人给打扰了事后,他就没再提,反而有机会,就去打听一二
“这手法,可真是驾轻就熟啊!”温语喃喃
……
第362章 扑风捉影(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