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创业:开局回收二手航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理准备(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而,国内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原来,国内这边已经开过会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项技术并不复杂。虽说我是万物皆可修工厂的老板,但在这件事上,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发表看法的。”

    在众多专家面前,林琛表现得从容不迫。

    “林总,我们最好奇的是,您究竟是怎么发现这种物质的?要知道,可降解垃圾一直是困扰全球的难题。说实话,要不是您之前告知我们,我们差点就要对米国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说到这里,大家都一脸苦涩,毕竟要是这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后果将极其严重。

    “我理解你们的想法,我也没说事情就一定是真的。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们已经成功转变了大家的思路。你们仔细想想,这些东西降解后能直接变成可饮用水,这意味着什么呢?咱们国家有不少干旱地区,对吧?”

    大家听后恍然大悟,要是能把这些塑料直接降解成人们可用的水,不仅能灌溉农田,还能让西部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好。

    “所以我个人的想法是,咱们可以把这些作物推广到全国各地种植,同时在西北地区建设可降解加工企业。这样一来,就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然而,有些专家对此并不认同。

    “我觉得通过国家力量来建这样的加工厂没问题,但咱们这是市场经济,私人老板也可以参与进来吧。”

    “当然可以。也就是说,咱们国家的主要任务是让西部地区变得牧草丰茂,这难道不是我们目前真实的想法吗?”

    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西北地区有大片荒漠,人烟稀少,但那里的土地蕴含着丰富资源。

    要是以后那里变成青山绿水,甚至还能建设一些不错的城市,就能把很多人分流过去。

    这个新计划也正好契合了大西北的发展战略。

    可以说,这对整个国家而言,又是一次产业升级。

    于是,华夏国立刻行动起来。

    林琛这下乐开了花,没想到自己在这方面还真成了集大成者。

    当然,万事开头难,首先要解决的是育种问题,毕竟目前只有他们公司具备这个实力。

    林琛只好再次回到实验室,当前的关键是如何让这些幼苗走出实验室,实现量产。

    他难得地走进办公室,看着大家。

    “我听说前段时间你们已经开始找育种基地了,对吧?其实我觉得这事不难,既然这东西对环境没那么挑剔,那咱们就不用担心太多,只要找到一片能生长的土地就行。”

    但李雪却很担忧。

    “你要知道,耕地是绝对不能动的,我们只能用那些荒废的工业用地,进行废物利用。不过这样一来,成本会比较高,毕竟得请农科院的人帮忙改造土地。”

    这种说法让人有些意外。

    “那我问你,土地改造好后,以后是继续请他们翻新,还是咱们自己就能维护?”

    林琛淡定地看着李雪。

    “他们只要把土地改造到能种植的程度就行,后面的事就交给我们自己处理。除非土地发生变化,才需要请农科院的人再来帮忙。”

    “行!就这么定了,你选一片工业用地,然后请农科院的人来改造。”

    于是,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李雪带着团队抓紧时间找育种基地。

    林琛则利用剩下的时间,赶紧把实验室的数据和量产结合起来,必须赶在育种基地建成前,把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

    “不管怎样,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无论如何,咱们都得拿到最后的入场券。”

    林琛做好了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国外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只见科尔多斯带着一个成品来到小白楼的办公室。

    “领导先生,您看看,这就是我们的成品。只要能把这东西做出来,就不用再担心了。”

    这是一个新材料。

    “您看,这是新型塑料,而且就算出了问题,还能再次降解。”

    领导看到后,十分高兴。

    “你可真厉害,有了这些东西,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怎么应对。”

    终于,那位领导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各位,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宣布一个好消息。长久以来,外界总认为我们国家在‘搞破坏’,但这次,我们成功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可降解塑料的机器。”

    此言一出,全世界的记者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没想到那个一直被诟病为“害人精”的国家,关键时刻竟有了如此正面的转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我们一直希望这件事能顺利推进,只是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不愉快的小插曲,这才让我们倍感担忧。但现在好了,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逆转,而且这次,又是我们国家走在了前列。”

    说着,领导当着大家的面,展示了这款机器,并现场制作了一种新材料。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种材料可以循环利用,而且在可降解方面,我们已经做到了极致。以后,如果大家需要清洁能源的新材料,尽管找我们国家,价格绝对实惠。”

    这一消息公布后,该国在国内的支持率大幅上升。一个领导,竟然放弃了以往“祸害全世界”的形象,转而推销新产品,这无疑是拉动内需的最佳手段。

    然而,这一消息在华夏国却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咱们国家的科学家在干嘛呢?这么优秀的团队,怎么在这方面让他们抢了先呢?”

    “我也不知道啊,难道是咱们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隐情没说?还是咱们已经有这样的技术,只是没公布出来呢?”

    “搞不清楚,听说咱们国家也有一批神秘的科学家在努力,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

    ……

    这件事对大家的影响确实不小,但在别人看来,似乎没什么好担心的。

    “那好吧,不管怎样,就先按这个思路努力下去,说不定真能有个好结果。”

    既然如此,那就先这么着吧。

    结果,这款塑料可降解机一下子冲上了热搜,而且米国凭借这次机会,再次占据了各大网络的头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