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2章 362天下第一号百姓(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公平可言呢?

    啪啪啪

    钱唐拍了拍惊堂木,叫人安静下来,再敢咆哮大堂,立即拉出去打板子

    这件案子其实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因素,就是靖江王朱守谦控制不住自己手里的权力,胡作非为,导致广西大乱

    而耿良在其中更是充当了极为重要的戏份,不给他搞个车裂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有关人员一个一个的过堂,签字画押,王布犁去了两次茅厕,并没有太多的参与感

    有人当场喊冤的再辩驳一番,几乎真有冤屈的人早就成了冢中枯骨,那山神老林的,怎么会给他们机会喊冤呢?

    王布犁在刑部尚书钱唐撰写的奏章当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最终复核

    广西叛乱这件事在抓捕首恶之时就算是平息了

    现在不过是秋后算账罢了

    “迟到的正义终究是来了”

    王布犁感慨一声,又笑了笑:“好像有些苦主连名字都没有啊!”

    钱唐站在身走了走,其实他是在等墨迹干了,再进宫给天子瞧瞧

    “无所谓了,凶手伏法,案子就算是结了,总比让他们继续逍遥法外好啊”

    然后他又回头瞧着王布犁道:“你小子可别上头,为了什么没有名字的苦主去硬杠陛下,说什么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非要找靖江王的茬

    别忘了当年礼部尚书是怎么得罪你被仗刑而亡的,还有你也是宗室之人,别自绝于人”

    钱唐就是提醒王布犁作为受益者,可不要自己给自己割肉,如此一来并不能让你获得什么实际好处,反倒会凭空多了许多仇视

    别忘了晁错是怎么死的

    更何况当今天子对于亲情的重视,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谁都别想去捋虎须

    王布犁哈哈笑了笑,指了指自己道:“钱老,我已经年长不少,懂得三思而行,可不会轻易上头了”

    钱唐仔细瞧了瞧王布犁,又掏出铜镜看了看自己道:

    “老夫瞧着你这几年并没有什么变化,反倒是老夫越发的苍老了呢”

    “那当然,钱老你这几年辛勤工作,哪像我浑浑噩噩的在府里过日子,一时间不知道日子流逝的如此之快,自然没有什么烦心事”

    王布犁可以总结出一点,或许富贵是真的能养人呐,自己真的没怎么变化

    或许这就是少年老成吧!

    朱元璋的脸很黑,他瞧着耿良的爆料,对于朱守谦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

    侄子如此,侄孙也是一脉相承

    可朱元璋也没有什么办法,谁让是自己世上为数不多的亲人血脉呢

    难不成现在富贵了,就看不上以前的穷亲戚了?

    更何况他爹朱文正还是跟着自己打江山的,不说洪都保卫战,其余战役当中,朱文正那也是获功不少

    但是朱守谦他已经教训过了,也用不着旁人再来说什么

    虽然他胡作非为草菅人命,又对皇帝心怀怨恨,但朱元璋还是觉得他是个好孩子,是有机会能够改邪归正的

    至于耿良等罪大恶极之人,用不着等着秋天问斩,直接斩了以正视听,顺便传首整个广西

    如此来告慰被他残害之人,迅速赢的广西百姓之心,朝廷是为他们做主的

    总之态度都是要摆出来的

    最终连带着对靖江王朱守谦的惩罚也是昭告全国,当然了还是给他的罪行润色了许多,听起来像是因为年纪小被王府之人以及耿良给合起伙来欺骗了

    王布犁倒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朱元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至少以前骂儿子都是私下写信骂的,像这种“通电全国”的操作方式,还是头一遭

    不过这样也给朱元璋凑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借着胡惟庸这件事,要编纂逆臣录和忠臣录来对官员们进行教育

    对于这种“教育”,王布犁觉得是无用之功

    大家表面上学着警示教育案例,可实际上真听了进去吗?

    还不是该暗箱操作依旧是像以前一样去做!

    表面功夫倒是做个十足

    王布犁想要规劝一二,但是听着朱元璋越说越兴奋,不禁有些不理解

    他凭啥觉得这样做,大家都能在官位上保持廉洁呢?

    那些所谓“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们,多是为了进士来的,哪有几个像是海瑞那种的官员啊?

    早年间给诸多皇子编的书籍,可是让他们都变好了吗?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他是越来越没有清醒的认知,还是觉得他杀了那么多的官员,官场一定会稳中向好的?

    王布犁站在一旁不言语,人手中只要有一丁点权利,就很难不去使用它,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布犁啊,你觉得朕的提议如何?”

    “好”

    王布犁应了一声,该有的动作还是要做的,至少能告诉大家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真到事发了,瞧瞧你能否撑得住

    朱元璋很是满意王布犁的回答,因为他就是想要听听王布犁有什么高见

    “嗯,此事就交由礼部去做,先定个初稿

    另外刑部也要配合,把这么多年的贪官污吏的卷宗都拿出来瞧瞧,怎么写在一本书上去,让他们瞧瞧这批人的下场,好好斟酌今后该怎么当官”

    众人皆是称是,对于天子的命令要完全的遵从

    这件案子就此结了,众人也很是默契的没有询问靖江王该不该杀之类的

    天子已经把他给处理了,余者没有资格过问,即使他现在就是个庶人,可毕竟姓朱啊!

    王布犁随着众多臣子往外走,感慨着大明的“法治”还是进步的

    待到过了几个皇帝后,大明律对于许多人都算个屁了!

    “驸马爷,似乎兴致不高”

    “我?”王布犁哼笑了一声:“钱老似乎是多虑了,我现在感觉自己是喜怒不流于色了”

    钱唐哈哈大笑几声,到底是成长起来了,嘴里连连夸赞

    “不过钱尚书,我觉得你今后该更加忙碌了”

    “我忙什么?”

    “此番周添告御状成功,案件被陛下传播到大明各地,用来警示官府,同时也是宣扬天子的德政,但是我敢肯定,接下来受委屈进京告御状的人只多不会少”

    “啊,不能吧!”刑部尚书钱唐有些惊疑王布犁的判断

    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闲着的人,会不远千里来京师告御状?

    王布犁止住脚步笑嘻嘻的道:“故而我判断钱老今后可是会更忙了,前往要保证身体的健康,且不可同林尚书一样累病而死在工位上”

    周添已经成为洪武第一号民间的政治明星了

    朱元璋赏给周添二十锭银钞,两件华服,直接给他从军户改到民户,赐予他三十亩田地,免除周添三年的“杂泛差役”,并下旨将此事通报全国,予以表彰

    朱元璋说,如果有人敢罗织罪名报复周添,咱会将其“族诛”!

    如果周添仗着朕的名头横行乡里,朕也不会庇护他

    但是,周添倘有过失,不许擅勾,以状来闻,然后京师差人宣至,朕亲问其由

    地方官员无权决断惩处周添的过失,需将他召到京城,由朱元璋亲自审理

    如此好的待遇,谁不想要?

    今后地方县衙断案之事都不会有人愿意信服,许多人都想要来京师告御状

    赢了兴许就能给周添一样的待遇了,那就能荣归故里,相当于手上有一块“特权”的金牌,乡里哪个人能不给他面子?

    就算是当地的县太爷对他都没有什么威慑力!

    如此这般,周添便成了归朱元璋直接领导的明帝国天字第一号百姓

    通报全国后,难免不会有人动心思

    而动心思的人多了,就会造就更多“第二号第三号诸如此类的特权百姓来了”!

    本章完

    www.114wxvv.ccm.114wxvv.c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