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7章 347朕原来是暴君呐!(万字更新)(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四,你说的能有什么问题啊?”

    王布犁指着巨幕里的人道:

    “就这帮读书人,等你攻克南京后,自然会有江南大儒为你辩经,说你做的清君侧的事情是正确的

    他们就是如此的面皮厚,谁赢他们跟谁,我老看不上他们了”

    朱棣颇为震惊的瞧着王布犁

    他着实没料到这小子胆敢在他爹面前如此说读书人的坏话

    毕竟在朱棣看来,这大明天下还是要靠着读书人来治理的

    否则全都靠着大老粗,那是万万不行的

    反倒是朱元璋颇为赞同王布犁的话

    元朝忽必烈占据中原,孔府的嫡系子弟立马就献上了降表,并且歌颂大元王朝是如何如何好,取得天下具有多么正确的法统等等

    “这帮读书人骨气,早就葬送在崖山了”

    朱元璋接着王布犁的话茬评价了一句

    以前他抱着尊重“知识”的那啥聘请许多读书人出山来辅佐他,臆想着也能搞一波卧龙那般的臣子

    可惜用着用着,朱元璋就发现这帮人“读书”是个读书料子,道理能这么说,那么说

    可让他们实操去治理地方,那可真是让朱元璋大失所望!

    就算你没有诸葛亮的本事,哪怕有他十分之一,朱元璋也觉得自己没白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请他们出山

    可问题是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那样,故而顺势就把科举给停了许久

    “啧啧啧”

    朱棣哼笑了几声,幸亏咱不喜欢读那些大头书,听着就头疼

    “不过布犁,你怎么对读书人这么大的恶意?”

    朱元璋心想王布犁也没被读书人给欺负过啊

    “啊?”

    王布犁愣了一下,随即小声道:

    “陛下,你说有没有可能他们就是这么做的,我不过是把他们的一些行为给说出来了呢?”

    “嘶”

    朱元璋笑了笑,便不再多说什么

    “在财政方面,建文帝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

    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赋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

    朱元璋眉头再次皱起

    他记得今年已经给这两个地方减免了五分之一的赋税,况且大明的主要财源就是江南地区的赋税

    “建文帝因有人申诉南直隶和浙江等地区赋税不公而采取了行动

    他下令按每亩地收一石粮的统一标准,在这些府里收赋税

    洪武帝曾经禁止苏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借此防范出身于这些富庶州府的人们把持财政,偏私家乡,从而牺牲了国库的利益

    现在建文帝也解除了这种禁令

    另外一项财政改革是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

    这项政策是特别针对佛、道僧侣们在江南富庶州府的情况而发的

    因为在洪武帝的庇护下僧道们都攫夺了大量的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

    他们的财富激起了人们的不满,因为僧侣职事们不仅享有免除土地赋税和徭役的权利

    甚至还不尊大明律法把自己的负担强加给当地居民,即占用百姓的土地,强迫他们给自己服劳役

    朝中的官员上了两份奏疏,请求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占有数量,建文帝发出的一道诏旨中批准了他们的建议

    这一新命令只准每一名僧道拥有不超过五亩免除赋税的土地;多余土地应分给需要土地的百姓”

    “朕总算是明白了崽卖爷田心不疼的道理”

    朱元璋忍不住吐槽到

    旁人上一道奏疏,他就同意一道

    干脆他今后就当个盖章的皇帝就可以了,用不着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他们都不知道创业的艰辛,从小锦衣玉食习惯了”朱元璋颇为落寞的道:

    “这还是孙子呢,更不用往后说那些孙子的孙子,该有多混蛋”

    “爹,这孙子可真不行啊”朱棣再次补刀

    “哎,咱也不能一味否认人家”王布犁指了指那赋税的地方:“陛下,如今江南地区的赋税确实的重了些”

    朱元璋当然知道重

    这是为了惩罚他们支持张士诚才定下的政策

    “这样过重的苛索,当地百姓往往不能交足规定的税额,特别在凶荒年代更是如此;

    他们抛荒了土地,变成了游民,从而更加加重了认真纳税百姓的负担

    大明有了更多的游民,同时官府也减少了每年的税收

    毕竟富人始终是少数,大多数百姓还是愿意给陛下交税的”

    王布犁如此委婉又吹捧的话,让朱元璋下意识的点头

    若是许多人都逃跑变成了游民,按照他的经验,那就是官府为了缴纳足额的赋税,会继续盘剥那些安心种田之人

    长此以往下去,对于大明是极为不利的

    那些官员,朱元璋可是经历过

    他们可不会管你小老百姓是死是活,直接强行征粮

    他们只对自己权力的来源负责,有几個心里真正装了百姓的?

    “那该怎么办?”

    朱棣也皱着眉头,因为他自己个代入了

    毕竟将来自己也是要当皇帝的,不能不考虑这种事

    “其实我们也有参考的例子,比如前几年陛下定的商税累进制,伱买卖做的越大交税就越多

    可以迫使他们分家,不能垄断一方

    转过来你土地拥有的越多,那需要交的田赋也必须更多才行

    否则把赋税都平坦到那些只能糊口的百姓头上

    一旦在遇到些贪官污吏,他们是很容易被白莲教之类的人给裹挟洗脑,从良民变成流民,甚至变成反民,这样的经历,陛下是有过的吧?”

    朱元璋嗯了一声,王布犁说的在理

    他本意上就是劫富济贫,如此一来才能让大多数百姓都能活下去

    未曾想他这个带着惩罚的本意,却是影响到了江南许多普通百姓,这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待到出去之后,朕便召集户部所有人员商议,对全国各地的田税都做出确切的预估,种的越多上交的田赋就越多”

    这种既能有效的打击富户,还能稳住一大帮占据田少的百姓,倒是不错的主意

    朱元璋先前只是在商税上进行了这个办法,并没有想要延续到田赋上,因为他觉得目前都能收的上税来

    如此一来也要改变一二,为以后不能收上税来做好应对措施

    如此一来,咱倒是要瞧瞧他们有多少田地

    “而且我也觉得那个僧道需要那么多的田地做什么,全都拿来放高利贷吗?

    到时候百姓还不上钱,田地都成他们了,他们拥有那么多良田都不用交税,还要人捐香火钱!

    陛下也是当过和尚的,知道他们是有多胡作非为,对他们太好没必要

    只有天下动乱或者盛世才有许多人想去当和尚,一个是获取保护,一个就是想要发财

    钱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只能是把属于朝廷的那笔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一个个变得肥头大耳的”

    朱元璋又回想起自己青年时在寺庙受的委屈,尽管他下令和尚不许娶妻,但是依旧是给每个皇子都配备了一个僧人

    僧人的地位也是显而易见上升的

    “倒是在理”朱棣十分认同王布犁的话

    天底下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和尚道士,尽管道衍给他的感觉极好,像是什么都知道一样

    王布犁倒是赞同建文帝的这个做法:“这些僧道不事生产,天天装神弄鬼的,都是吃饱了撑的”

    这下子轮到朱元璋父子两个齐齐瞧着王布犁

    他好意思说别人装神弄鬼的?

    “嗯,也是”

    朱元璋轻微颔首

    他们那些自古以来修道修佛之人,哪有王布犁这种奇遇,鄙视他们那也实在是正常
第347章 347朕原来是暴君呐!(万字更新)(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