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9章 259专项国债(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布犁简单的给他解释了一下,买国债的话,就相当于朝廷给你借钱,到时候可以抵扣朝廷收税

    唐朝便有京债了,但是随着老朱开国,大明前期京债的事情一下子就消失了,到了大明中后期,京债才越发的猖獗起来

    挨不住恳求,最终王布犁还是超发了五万股

    尤其是朱元璋觉得大明主要是靠田赋的,商税完全是锦上添花不足为虑

    每一张是五百股,上面都印着当朝太子朱标和丞相胡惟庸的章,还有编号留存,给谁的都能记录

    实在是没有料到驸马爷他是真的能抗事,硬生生的把大家都给磨的没脾气了

    王布犁只是叫他们登记好

    “最低就买五百股,这就相当于惠民政策

    “驸马爷,那我也买两万股”

    “如今天气越发的寒冷,这钱也不着急先送到我这里来,待到我请陛下在纸上盖上太子以及丞相的印玺之后,才会把专项国债凭证发给你们

    许多人都给朱标跪下来迎接这份殊荣

    更不用说还是当朝太子按照名单之后,挨个递给他们的盒子

    有钱有盐,而且还不用交税

    我如何能不接着,若不是家中需要余财周转生意,我才不想只买一万股的”

    就让这帮人疯狂起来了

    “可是这钱从哪里来?”

    一人在为朝廷服兵役,全家生活不用担心

    王布犁摊手道:“一旦发放太多的国债,兴许过几年朝廷就无法收上税来,那可就运转不开了,这国债虽好,但不能频发

    “专项国债?”

    唯有无盐氏认为朝廷军必胜,慷慨的把钱借出去了

    炉子盖上时不时的蹦几个

    就是这三万两,王布犁也觉得能够把一期的工程给干的差不多了

    这商税提高的可是真叫棒啊!

    而且强行把屋内的外墙撬开了两块砖

    一般而言,这种炉子对于百姓家里也是极为需要的

    二人便顺从的退了出去

    王布犁还没有透露商税要改的事情,只是叫蒋环把记录的东西拿过来瞧了瞧,就差人把消息送到皇宫去

    “自然”

    能蹭着这种人的气运,简直是上天送给自己的助力

    显然天子也不需要把恩赏,只赐给一个人

    席策并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在京师搜集了很多的消息

    席策早就想着怎么搭上王布犁这条线了,奈何一直都没有机会

    王布犁示意蒋环把意向书给他们拿出来签喽

    门子脸上带着笑:“这是我们典史老爷下令买的,具体的不清楚”

    朱元璋合上奏章,嘴角咧开:“既然那些商人情绪如此高昂,为什么不答应他们的要求,继续增发这国债啊?”

    都给他跪下了!

    大明越发的承平,他们这些商人也希望自己在政治上的待遇能够好一些

    夜里就横着堵上一块,确认口子必须留着

    王布犁其实已经强调了很多次了,避免中毒

    朱元璋瞧着王布犁写的奏章,又仔细的核算了一下

    就算是要钱,自己也要主动送上

    这可是能拿出去吹嘘一辈子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将来等他死了,都能刻在墓志铭上

    那这个皇帝当的岂不是颜面尽失?

    还有汉景帝为了平息诸侯叛乱,向富商借贷,提出要用十倍利息偿还,但是大多数富商都认为中央朝廷军不一定能打得过气势汹汹的七国

    寻常人哪有这种机遇呢?

    一旦成了,他席策将来成为席家话事人也未尝不可

    同时也都卖给想要试一试的永安村村民,并且叫那些工匠好好教导他们

    得到天子的召见,将来自是要在族谱里大书特书一番

    这种炉子若是用在房子太好的,容易让人中毒而亡,必须得屋子有点漏风才是最为稳妥的

    这一年来,整个京师要论谁最出名?

    目前这种物资他根本就不怕这些商人囤积居奇,反正你卖的贵,到时候交的税收就高

    “陛下,我们一期工程筹集十万股就已经完全够用了

    永安村那里的产量也上来了,他利用公款购买了一些,拿来县衙试验

    席策等商人还是第一次进皇宫

    还得被吴王秋后算账,大富商们坚决不借

    十万股,那就是十五万两银子,五千人一个月光是工钱才支出一万两,基本就达到了王布犁所言的基本用不着朝廷花钱

    王布犁也没有往高了报

    “多谢驸马爷提点”

    即使是年老的陈世洲都没有见过这种世面

    而且崇祯也是知道这种事的,一到地方上就要解决自身债务问题

    最大的优势就是,吴王家里有矿

    不过是席家旁支,可他也想要搭上王布犁的东风,准备大干一场

    说给十倍利息就给,无盐氏一下子就成为关中巨富了

    辖区的东边,有无边的大海,可以煮盐

    其实天子也没有准备发卖多少,一期运河工程只发卖十万股,后面的工程会越来越少的”

    不得不说他们这些老头子,哭戏可真是能演,说来就来

    他们能进入皇宫获得这个专项债券的机会,对于商人而言就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即使如今天气严寒,可众人的心头是极为火热的

    陈世洲一直都沉浸在会得到天子召见的喜悦当中,相比于席策他早就失去了进取心

    甚至一些赌场都在私下开庄,驸马爷能够躲多久,才出来上值

    “驸马爷,这炉子兄弟们都适应了,都小心着呢”

    席策轻微颔首,他感觉那玩意在北方应该更能卖出价格去

    铁炉子烧煤取暖是有着一定的风险的

    不愧是进入仙境当中能与仙女敦伦的,就是有脑子

    关键是他觉得王布犁如此圈钱的手段,可比他开青楼要高明许多

    才这点钱,他恨不得全都包圆喽

    增发的五万股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万一朝廷军打败了,岂不是血本无归

    听到这里,席策内心都有些发笑了,你那么大买卖才买两万股,当真是小气吧啦的

    不知道烧的是木柴还是精碳,根本就没有看清楚往里面添加的燃料

    这两天王布犁就一直接待连夜赶来的商人

    毕竟典史大厅是属于四面漏风的地界

    门子并没有拒收,而是把纸钞收好,叫人登记上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头

    其中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清楚的知道,自从驸马成亲后,就没有踏出公主府一步,天天沉迷女色

    相比于他们做买卖,能抵扣他们交税一贯钱的钱,也算是预收制度了

    席策见陈世洲匆忙离去,也明白他的操作

    到时候二期工程开干,会优先考虑他们的

    此时他捏着胡须,根本就没有听到席策的询问,见仆人迎了上来,陈世洲则是着急的跟席策摆手告别,他想要让家族其余人也买一点

    “嗯,一定要让兄弟们牢记那些事情,否则容易出人命”

    朝廷征兵,地方给生活费,摆明了是收买地方人心

    毕竟县衙里的房子都修缮过了,漏风的地方很少

    待到这位周朝最长寿的帝王死了,那也就是人死债消了

    而且老朱也有了新的念头,到时候无论是攻打云南或者北征蒙古,再也不用为钱财发愁了

    大明绝不能向周王那样,搞得债台高筑

    从古至今,又多少商人,有机会同天子做过生意啊?

    毕竟他还在权衡利弊,这小子就开始表忠心了

    王布犁的话一下子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钱从哪里来?

    如此算来,他的资金周转一定有问题

    陈世洲都惊了,他一个商人难不成还能同天子亲自做生意?

    王布犁很是迟疑的瞥了他一眼:

    “我记得你的买卖没有那么大啊”

    王布犁应了一声

    相比于王布犁的不屑,朱标内心可谓是极为激动

    这种感觉可太爽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