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8章 258联姻?不行。(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布犁叫宦官展开京杭大运河的工段标注:“诸位可能想要问了,怎么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出钱呢?

    前阵子陛下让胡相等人按照等级给调整商税,此政策一出,必然会遏制住许多想要经商的农户

    王布犁很不希望自家人同什么淮西勋贵集团搭上关系,除非是沐家等几个常青藤

    其余人全都不保险

    那些江南的大商人愿不愿意被他薅羊毛还是个事情呢

    面对丞相的询问,王布犁连忙摆手道:

    现在王布犁是给他们一个上岸的机会,谁能把握住,谁运气好

    “那你这也不是花小钱办大事,还是在诓骗陛下”

    他要给他儿子说亲?

    但是目前从那些大商人那里得到钱财的支持,才是正事

    只要谁捐献给朝廷的钱多,朱元璋给他写一首诗就行

    “二哥”

    “消息放出去了,愿意信的自然就有回报,不愿意信的日后就去拍大腿吧,既然是投资,自是要拿出一些魄力来

    “简直是胡言”

    长孙还请方孝孺给汤和写碑文,朱棣登基之后,也没有给汤家恢复爵位

    对于这些人,他们也只是说现在按照户籍圈定人选,到时候怎么安排还得听朝廷的

    毕竟今后朝廷需要用钱的地方也是极多的”

    否则什么都是建立在纸面上的设想

    “你的婚姻大事今后也要跟二哥说,公主府留着你的房间,你有空也去陪陪你嫂子”

    王布犁大大咧咧的靠在椅子上:“最近家里都挺好的?”

    王布犁打量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人,开口道:

    父子俩聊着王布犁的商业上的学问

    治河之举在庙堂上被吹捧为君父分忧、造福黎民的伟大工程,而民间百姓只会越来越不满

    待到胡惟庸等人都撤了之后,朱标则是叫住王布犁

    “胡相,也晓得这修运河是一项大工程,但如今我大明外有蒙古强敌,内有云南尚未收复,用钱的地方太多,哪有多余的钱去整治运河,是吧?”

    老朱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实用主义用的极强

    “那是他在,当中同女人敦伦积累下来的经验”

    然后想了一下中山侯是谁

    更何况天子的墨宝岂是那么容易,就得到的

    一想到这里,胡惟庸当即转念思想:

    所以当时王布犁一说这个主意之后,朱元璋就立马同意了

    “胡相”王布犁拉住胡惟庸的衣角小声道:

    “还有计策是相辅相成,不能让许多人知道,我想问一问这户部尚书可是江南之人?”

    王布犁伸出手比划着把运河分为一段一段的

    朱元璋一丁点不在意,他就不相信王布犁做哪个规划,胡惟庸能不动心

    要不然待到老朱借着胡惟庸案子收拾江南那帮大商人之后,还不是一样被老朱给扫进垃圾堆里

    花钱买荣誉这件事,实在是过于离谱,以至于胡惟庸一时间没有想到如何反驳王布犁

    胡惟庸胸膛起伏不定,当即躬身道:

    “陛下,王布犁他放出的消息以及布告臣都已经看过了,而且也仔细核对过,征发万人,一天光是工钱就是五百两银子

    好比老朱开青楼让他们来玩,他们可都来了,但是说天天一掷千金,那是不可能的

    “爹怕你难做,所以没有告诉你”

    而且他也早就娶妻了儿子也不大,说给自己的妹子一丁点都不合适

    “从皇宫里刚出来,懒得去县衙,好久没回家看看,今天就回来了”

    正好所有奏章咱全都看喽

    明年纳税大户,必然会受到陛下的奖赏,一块牌匾挂在自家门前,想必足以传承下去吧?”

    关键是这种政治性嗅觉,就看他们谁能搭上春风了

    但是对于商人而言,反倒是增强了他们的竞争力,官府直接下场把他们给划分等级了

    “所以我想个主意,就是让他们主动出钱,帮助国家修建工程”

    胡惟庸觉得这一步一步的从商税上涨,再到修建运河的工程,当真是一环连一环

    现在让他们出钱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考验,既然商税上涨,参与建设的商户,他们北上的货船经过闸门之后,也会有相应的一些减税政策”

    整体观感不如三国演义,尤其是这本书有不少借鉴他朱元璋的战例,所以让他很是喜欢

    衙役们也在医馆这里站岗,生怕有人闹事

    早知道有这法子,他还开什么青楼啊?

    面对胡惟庸的询问,王布犁更是耸耸肩:

    “不是赐予,这是奖赏,为了给商人树立正面形象”王布犁忍不住笑道:

    “这可是开国皇帝写的牌匾,谁要是获得了,那是他们的祖坟都冒青烟了

    更何况还是给朝廷“服徭役”类型的

    朱元璋对于王布犁这个薅羊毛的比喻很是喜欢,咱也喜欢薅羊毛

    王布犁清了清嗓子道:“天子修夜秦淮昭告天下富商前来游玩之事,也是效仿管仲聚财之事,谁都知道他们手里有钱,可大批钱财屯在手里,其实那也就不叫钱了

    最重要的是书籍这方面老朱根本就不收税,利润可是不小

    这可是大明的预定京师

    朱元璋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尤其是胡惟庸在基层执政经验也丰富,派他协助也说的过去

    汤和!

    “尽管放手去做”

    “不错”

    那些明面上的吹捧,朱元璋反倒是有些不屑,朕当然知道朕厉害,用得着你吹嘘?

    朱标也没反驳,那不过是王布犁出钱让罗贯中写书的地界,根本就没想着赚大钱

    那绝对不行

    现在王布犁选择同那些人掰掰手腕,朕还是蛮期待的”

    “有啊”

    修运河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治理黄河

    毕竟天子可没少干这种事,江南不少富豪之家全都被他给迁徙到凤阳看坟去了

    主要是想要挣钱把她儿子养活大,将来也能有钱去读书”

    “朕对于这小子所说的经济不是很懂,他方才虽然给朕戴高帽,可仔细想想,商业里面的道道,咱还真的玩不过那些经商的

    尤其是工程还没有开始,应天府周遭百姓都盼望着能够挣这份钱

    老朱后期要杀起人来,可是要看你这个政治联姻的人,尤其是他儿子娶了大将的女儿,怕朱允炆压不住,被迫自杀的可不是一两个人

    “那就行了,现场是没有江南势力之人”

    朱元璋站起身来,望着王布犁远去,忍不住摇头道:

    王布犁先是应了妹子一声

    王布犁再次行礼之后,便溜溜达达的出去了

    对于王布犁张嘴先吹捧天子的话头,胡惟庸难得的没打断,就这种事稍微要点脸面的皇帝都干不出来

    “他妈的,谁还打我妹子的主意?”王布犁立马眼睛一瞪:“伱才几岁,就有人惦记,下次老子就给他打出去”

    朱元璋对于写上纳税大户这四个字的牌匾,能挣到许多钱,他也是极为赞同的

    朱元璋自己个用人都有个前后顺序,根本用不着他操心

    “嗯”

    胡惟庸给王布犁解释了一遭杨思义的来历

    胡惟庸颇为认同的点头,他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若是能如此之法来让那些商人给朝廷送钱,不失为一条绝妙的计策

    王布犁掰着手指头算数,老胡距离要死没几年了,还是离他远点吧

    我们不如先修一修入江口的工程,积累经验为朝廷培养水利人才,待到国力强盛之时,再去治理黄河

    “左邻右舍有想要赚辛苦钱的,尽管来找我,我都给安排喽

    最重要是他们不出什么幺蛾子就行,这是为朝廷效力,否则别怪咱翻脸不认人”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