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3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老父亲兴奋过度,导致老母亲又惊又喜。
    二人全无睡意。
    一个劲头的询问老头子是真是假。
    本来两口子还在这为儿子的婚事操心,毕竟王布犁是遭过一次退婚的,难免会有人说闲话。
    结果儿子真争气,一下子就成了天子的女婿。
    那可是大明开国皇帝的女儿啊!
    简直就是喜从天降。
    哪个当父母的不会欢喜过度?
    “天大的喜事啊!”
    “是啊!”王神医摸着胡须道:“不愧是我儿子,当真有本事呐。”
    老母亲手里紧紧捏着驸马都尉的木牌,脸上的笑一直没停过。
    “明天得穿好点,不能丢了面,让曹国公看低了。”
    王神医方才在书房里已经释放过情绪了,此时脸上带着笑意,倒不至于激动,反倒是老母亲哼了一声:“你怎么不说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呢?”
    “哈哈哈。”
    老两口又开始翻箱倒柜,把较为新的衣服翻出来,备好,尽量不让衣服上有一些褶皱。
    等到明天穿,可不能给儿子丢了面子。
    曹国公要来,家里还得准备一些东西。
    王家宅院里有些吵闹的声音在夜里,显得极为明显。
    但在皇宫里,许多宫女宦官走路,都不敢有什么声音,生怕打乱天子的思考,从而受到责罚。
    朱元璋看着王布犁在胡惟庸府里的表现,忍不住眉头皱起:
    “咱是真不清楚王布犁这小子是真聪明还是真贪吃!”
    明明饭桌上可以说的话很多,到这小子一直狂吃,不给胡惟庸说话的机会。
    “爹,你这女婿若是蠢笨之人,世上怕是少有聪慧之人了。”
    太子朱标笑呵呵的提了一嘴:“他可能是真聪明,也真贪吃。”
    “娘的,咱怀疑这小子是去相府骗吃骗喝的。”
    说实在点,朱元璋也没想到胡惟庸平日里吃的这么奢侈。
    其中许多菜品他这个当皇帝的都没听过。
    天南海北的佳肴,原材料就算给朱元璋的御厨徐兴祖送来,他都不一定能做好。
    或者说徐兴祖为朱元璋做这么多年的菜,厨艺不一定大涨,但做做家常菜够用了,想让他做国宴,那着实为难他。
    因为老朱不爱好这个口腹之欲,徐兴祖也没有什么学习的机会。
    “胡惟庸他倒是奢侈的很。”
    太子朱标看着报菜名也有点懵逼。
    要是胡惟庸如此宴请他,他也得跟王布犁一样疯狂炫饭,哪里顾得上说话。
    他娘的。
    大明皇帝以及太子都不如丞相吃的好,上哪说理去?
    朱元璋父子俩有主人翁的精神,因为天下都是他们老朱家的,自然要好好经营,不敢浪费。
    可胡惟庸就是一个打工的,我享受享受怎么了?
    “王布犁应该没在仙境吃过什么好吃的。”
    朱元璋满意了,大家进入仙境都差不多待遇,至少王布犁没有背着他吃过什么灵丹妙药。
    “爹,王布犁并没有在仙境当中吃过什么仙菜,想来他是与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老朱认为区别大了。
    王布犁那是能同仙女变着花样敦伦的,而且那些个仙女还是百般讨好他。
    咱们父子两个那只能成为看客,做出的动作都要被限制住。
    你能吗?
    朱标接到老朱的眼神,也明白过来了,遂嘿嘿笑了两声。
    “胡惟庸还是挺小心谨慎的。”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册子:
    “咱还以为王布犁亮出那驸马都尉的牌子,他得当场发飙,狠狠的数落一二吴卫,却不想还挺能忍。”
    “爹,胡惟庸他的相权刚刚膨胀开来,他又畏惧,怕是不敢大手大脚的做一些违法的事。”
    朱标也认为胡惟庸此时表面上还是遵守一些官场规则的。
    无论是提拔吴卫,还是为王布犁铺路,在流程上至少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他们二人在江宁县都做出了一些政绩,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了。
    胡惟庸不过是暗中用劲,加快了他们被提拔的时间。
    “嗯,咱多给他点时间。”
    朱元璋相信以胡惟庸如此奢侈的行径,很快就会把他内心深处的那点谨慎给丢掉的。
    老朱干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又从南到北横推北元,覆灭诸侯,他的耐心可不是一般的长。
    父子俩对于王布犁赴宴这件事达成了共识,胡惟庸目前还是过于小心谨慎了,他们废除丞相制度的计划,还得慢慢往后拖。
    朱元璋继续处理朝政,然后没等多久又接到了王家宅院的一些信息。
    王布犁父母的反应,倒是让朱元璋看的极为有趣。
    当咱老朱的女婿,哪户人家不会乐疯了?
    对于这件事,朱元璋还是颇为得意的。
    因为大明前期是通过宗室的婚姻,联姻文武勋贵,试图以血缘和裙带关系来达到屏藩室的目的。
    太子、亲王、郡王纳妃,公主、郡主选驸马、仪宾,大多都是由皇帝决定,同功勋重臣的子女结亲联姻。
    其实就是朱元璋利用姻亲关系来维护皇权的想法。
    而且宗室联姻的对象,多是武臣之家,文臣仅仅是一两位,这说明朱元璋的联姻策略是从军事上为出发点。
    这同大明目前的军政大局有着紧密联系,因为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扫清北元余孽,以及抚定西南各地。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军事上,故而宗室联姻以武臣为主。
    老朱也规定严禁大臣私自进女给宗室结亲,就是为了斩断其中有被人离用的空间,威胁皇权。
    但是随着靖难之役的成功,朱棣明显感觉到了诸王联姻对于国家政权的威胁!
    他不想别人也能走自己的路,从而再次“靖难成功”!
    故而朱棣为了防止宗室再以婚姻的手段发展自己的势力,朱棣对宗室的婚姻做了严格的限制。
    亲王纳妃,仍然同明初一样,必须由朝廷选择。郡王以下可自行选配,但仍须奉准。
    凡与王府结亲者,不许除授京职。
    京官已与王府结亲者,改调外任。
    王府亲属不得任要职,已任要职者,令其“闲住”。
    王府婚姻,须在封地内选择军民之家,不得联姻封外。
    宗室所婚配对象,不得参与政事。
    然而大明后面的发展,越发导致了驸马虽贵为禁脔,然出入必须有时,起居必须有节,举凡动作食息均不得自由,大多受制于奶姆、太监。
    王布犁为初代驸马,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比后面的驸马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现在朱棣还没就藩,王布犁的大哥王贯众自然是可以当京官的。
    第二天,王神医两口子就算是睡了一会,也早早的起来,极为精神,把全家人都叫起来,宣布次子王布犁要成为天子女婿这件事。
    厅内一阵惊诧之色,半天没有人言语。
    就连在后院教授王布犁打熬力气的两个老兵,此时也是大眼瞪小眼。
    咋滴,咱们的“徒弟”要成驸马了?
    这他娘的走了什么大运气,泼天的富贵把他们不得给砸死啊?
    大哥王贯众站起身来,走到王布犁面前,掐住他的双臂,使劲的摇晃:“二弟啊,二弟!”
    他语无伦次,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什么叫一步登天呐?
    这就他娘的叫一步登天!
    昨天一早还是旁人嘴里的寻常的县衙小吏,可晚上一下子就成了天子的女婿。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作为全家最有文化的大哥王贯众嘴里吐出这么一句话。
    自古以来多少人都盼望着这样,可世上又有几人能有这样的待遇?
    王贯众的妻子瞧着自己的二叔子,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他叔父如此厉害,我儿子将来在官场上岂不是能够平步青云?
    故而脸上也露出极大的笑容来。
    “二弟,二弟,你真是让我羡慕死了。”
    王贯众想要再摇晃王布犁,结果发现摇来摇去都摇不动他,于是也不气馁,直接扛起他的宝贝儿子在大厅内转来转去。
    惹得他儿子哈哈大笑。
13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