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颔首,他是真没想到王布犁年纪轻轻就有这等见识。
    让朱元璋险些认为王布犁是一个在人间历练红尘的仙人。
    可监视他的人报告说,未曾见过王布犁使用仙法。
    朱元璋可以肯定王布犁不是一个仙人。
    唯一值得提的十三香的秘方,倒是无从说起,更不好打听。
    这小子很小心,漏出的不站很少。
    “况且如今在大明身居高位,并不是什么好事。”
    “嗯?”朱元璋脸上惊诧之色一闪而过:“为何这么说?”
    人人都想要拼了命的往上爬。
    这种情况朱元璋是晓得的。
    否则胡惟庸等人也不会为了一个丞相的位置,同旁人斗的厉害。
    王布犁竟然说不想当高官!
    这一下子就激起朱元璋的逆鳞。
    旁人都巴不得的事情,你小子竟然觉得高官的位置是臭狗屎。
    岂有此理!
    朕倒是要看看你怎么圆过去。
    “空印案,郭主事难不成没有印象吗?”
    朱元璋可太有印象了!
    这是他亲自操办的大明第一案,砍了不少官吏的脑袋。
    “咱略有耳闻,但是咱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害怕,这与咱们无关啊!”
    杀了人,但其实朱元璋并不了解“空印”现象背后的制度成因。
    当他获悉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后,即“疑有奸,大怒,论诸长吏死,佐贰榜百戍边”。
    朱元璋怀疑这背后存在着普遍的贪污腐败与作奸犯科。
    他震怒之下,将所有的掌印官员判了死刑,副职一律杖刑一百、流放边疆。
    王布犁放下手中的茶杯,进一步解释道:
    “大明帝国的地方官府每年都需要派人前往南京户部,报告该年的赋税收支账目。
    只有地方提交的账目,与户部审核后的账目完全相符,这一年的赋税征收工作才算顺利完成。”
    “不错。”
    朱元璋对于这个小吏关心国家大事,还是极为满意的。
    “否则,地方官府就需要重新核查并填造账目。
    问题是,即便地方官府在征收钱粮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数据错误。
    户部在清点地方送缴来的钱粮时,也没有出现任何数据错误。
    二者的数据仍然大概率不会相符。
    因为钱粮在运输过程中必然会有损耗!”
    “嗯,对头。”朱元璋连连点头。
    要是真的对上了,那才是做假账做的最傻的一件事。
    损耗是必然有的。
    “地方派往中央提交账目的官员,只有到了户部之后,才能知晓运输中的具体损耗是多少。
    这些官员又没有办法随身带着地方衙门的官印入京。
    毕竟,地方政府每日的运转都需要官印。
    交通不发达的大明,只为盖个官印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来回跑,显然极不现实。
    浙江、江苏等靠近南京的省份还好。
    云南、四川等省份,派人跑一趟南京动辄需要数月。
    重填一次数据便回本省重盖一次官印,往往小半年就过去了。
    所以,随身携带多份已经盖好官印的空白文书,就成了一种大明官员通行的普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