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0章 冯正明肩上的重任(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冯正明把汇泉楼进行一番安排,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是在为进京重开燕喜楼做准备。

    不少人也在期待着,他去京城重开燕喜楼。

    毕竟这些年,冯正明在国内和国际上名气都越来越大。

    但他虽然在京城开了分店,也收购了京城不少老字号的店。

    他自己始终也没有进京去开一家餐厅或者酒楼。

    国宴上和冯正明合作过的厨师们,都能明白他这是给京里的一些厨师留着面子。

    或者说,冯正明心里并不想和京城的一些厨师交锋。

    他在南方沪城,已经取得国内很多厨师向往已久的成就。

    所以对冯正明个人来说,他完全不用去京城证明自己什么了。

    不过,他自己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荣耀。

    不代表他真的就可以不进京城去。

    无论是为了师兄们,还是为了师父和过去的燕喜楼。

    冯正明还是要进京这一趟的。

    去京城重开燕喜楼,从一开始他就不是为了自己。

    是为了这些年一直默默付出帮他的师兄们。

    也是为了当年收留自己,教了自己各种手艺的师父。

    更是为了整个鲁菜。

    “哈哈哈,或许我现在说为了让鲁菜重新被大家认识,让更多人明白鲁菜的美,是不是显得有些托大了?”

    冯正明这话一出,让两个师兄和何云庆都笑了起来。

    杨斌:“你可是我们的状元,你如果还算是托大,那我们更没资格了。”

    李辉东:“其实京城的很多馆子多少都受到鲁菜影响,燕喜楼去京城重开,可能要比你去沪城还要更容易受到接纳。”

    何云庆:“正明你放心去吧,大家可都很期待你去的。”

    冯正明:“去肯定要去,下半年抽空去一趟京里,先找到合适的地方,然后要进行一些装修,还需要办理一些手续。

    到时候先要去拜访一下京里的大师们,毕竟是去开酒楼,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听冯正明这话,两位师兄相视一眼。

    李辉东:“正明你这算是先礼后兵吗?”

    冯正明:“不是的大哥,我真没想过要跟京城的同行争得头破血流。”

    杨斌:“可你去了,他们可未必会这么想。”

    冯正明:“那我也没办法,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我不能阻止别人觉得我是去抢他们饭碗,总之我们把自己的餐厅做好。”

    李辉东:“这没错,重开燕喜楼是大事,很多人都会盯着,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

    杨斌:“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京里的那些酒楼,也未必都能做得很好,很多跟我们汇泉楼都不能比的,更不要说是跟正明你沪城的餐厅比。”

    冯正明:“三哥,他们的菜并不是手艺上跟我们有什么差距,更多只是因为他们在京城,很多东西不能像是我们这么自由。”

    冯正明稍微停顿,有些无奈:“我一直不想去京城,也是这个原因。”

    大师兄开口:“有些事情,你避无可避。”

    冯正明:“是啊,避无可避,大家都希望我可以去京城,去开一家可以代表我们国内顶级烹饪的餐厅。”

    杨斌:“好像在京城也不缺吧?不是有京城饭店,还有其他那几家在?”

    冯正明:“是的,京城有那么多家老字号,还有真正国宴级别的酒楼存在,原本也轮不到我们去的。”

    冯正明笑了笑:“可是京城饭店没有鲁菜。”

    这话把两位师兄和何云庆说得先是一愣。

    随后他们仔细一想,明白了过来。

    过去京城因为有八大楼的存在,因而京城饭店是没有鲁菜的。

    京城饭店一直都是川菜、淮扬菜、粤菜和谭家菜。

    这也算是一种差异化的经营方式。

    可是当八大楼逐渐没落,京城又会开始需要一家鲁菜酒楼。

    现在这份重担是落在了冯正明的肩头上。

    谁让他现在名气最响呢?

    而且他已经是全球名厨之一。

    用一些人的意思,你都在沪城做了一家国际年度十佳餐厅,你在京城肯定不能太差啊。

    甚至有些人会期待,冯正明在京城可以蝉联一下。

    “蝉联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很难的,今年我沪城的餐厅也不敢说能继续成为年度十佳餐厅啊?让我在京城蝉联一把?几乎不可能办到。”

    听到小师弟这么说,两位师兄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李辉东和杨斌也清楚,要想获得国际上的年度十佳餐厅有多难。

    这背后最关键的不确定因素,在于“适口者珍”这四个字上。

    国际美食家协会的评委,几乎都是海外各国的人。

    他们是从小就吃着各种西式烹饪长大。

    要让他们一下子接受中餐确实很难。

    就像是很多去海外留学的学生,去之前往往怀揣着对西餐的各种美好憧憬。

    但是去了之后,可能他们才会发现,天天吃那些西餐确实受不了。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很多时候确实很难相互包容接受。

    这自然也就成为了很多中餐馆,在海外进行评奖时候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冯正明沪城的那家老洋房里的餐厅,他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融入了不少西式的东西,尤其是上菜的方式突破了传统。

    他的上菜方式既不是中式大盘,也是不西式那种盘头一点点。

    他用了一种折衷的方式,以中式的摆盘方式上菜,再根据客人的数量让服务生分餐。

    这样一来,既保留了中式菜肴摆盘上的那种独特美感。

    又可以让每一位客人可以单独品尝,也就让所有客人都能接受。

    再加上冯正明老洋房餐厅内外的各种装修布置。

    以及他在菜品设计和调味上,进行了相当多的中西结合。

    自然让他老洋房餐厅能获得国外评审的认可。

    可很多东西都是可一不可再,想要复制成功并不容易。

    而且京城燕喜楼,冯正明也不准备做成老洋房餐厅那样。

    他是准备要在京城燕喜楼做鲁菜的。

    所以他才会把师兄们都召集到京城的燕喜楼去。

    当然,只是做鲁菜还不够。

    冯正明还想要对一些菜品特色进行改良。

    “还是要让菜的口味上,适合更多的人才行,既然我们去了京城,那么烤鸭可能也是需要做,做法上可以做一些特别的设计。”
第1190章 冯正明肩上的重任(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