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明再次被逗乐了:“我要比师父成绩好,就要争取拿回状元?三哥你对我要求太高”
李辉东也忍不住笑起来:“好了好了,不给你太大压力,比赛是年底举办,你还有时间好好准备,不拿状元,总要拿个金奖菜品吧”
被师兄们这么说,冯正明也是感到压力不小,但还是愿意发起挑战的
冯正明面对两位师兄对自己的殷切期望
他只能笑着说:“我尽力而为”
师兄弟三个聊到这里,更衣室外面响起颜建兴徒弟的声音
“三位师伯师叔,师爷让我过来问你们,衣服换好了没有?”
李辉东赶紧答应:“换好了,马上去”
师兄弟三个来到颜家菜馆的后厨里
看到师父、颜建兴都换好厨师服在等着他们三个
同时,颜家菜馆后厨里的一些年轻厨师也都在
冯正明三人自然是先向师父问候一下
颜老师傅看到师兄三个,接着也没有跟他们客气
“行了,今天找你们三个过来,是希望你们三个帮帮忙,算是对颜家菜馆的后厨进行一个小考试,你们三个算是考官,看看后厨厨师的手艺怎么样?”
冯正明三人都是一愣,他们没有想到师父叫他们来是当考官的
不过从现场后厨的架式,他们倒也很快明白师父用意
简而言之,就是要对颜家菜馆后厨里其他厨师进行一次考核
可能是颜建兴有时候不亲自动手的情况下,后厨里其他厨师的手艺,让顾客提出一些质疑
一家餐馆和酒楼里,不可能全都指望着主厨一个人做菜
要是每道菜都主厨一个人做,但凡一次上客太多,真的会把主厨给累死
可是如果不是每道菜都是主厨亲自动手的话
那么必然会出现菜的出品上参差不齐
后厨里很多东西看似很简单,可实际上手的时候,一点点小偏差就可能出品上天差地别
传说中“上限够高,下限也够低”,正是因为后厨其他厨师手艺上偏差导致
要想不出现偏差,唯一的办法就是监督后厨其他的厨师多练
必须要让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去练
这一点,冯正明在燕喜楼第一次上灶时,师父就是这样对他说的
“一定要按照标准去做,每一步都要标准
什么是标准?标准是一代一代老师傅传承下来的手艺,那是经过了多少代厨师沉淀下来的经验
你不按照标准去做,那做出来的就一定不对”
往往看似最简单的标准,恰恰会是很多人不能严格遵守的
一道经典菜,之所以是经典,那就是它的标准不能变动
如果每个人学的时候,都凭自己的喜好变一变
到最后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似是而非
颜老师傅跟三个徒弟说完,扭头对儿子颜建兴说:“行了,你们开始吧”
颜建兴看向后厨里众人:“你们可以开始了吗?”
后厨里上灶的几个厨师面面相觑
在面对颜老师傅和冯正明他们三个的情况下,这要说是一点不紧张那真是骗自己了
这么大阵势,要对他们的手艺进行考核
一个个真是有点不敢上灶了
眼看着没有人敢吭声,更没有人敢主动上灶了
颜老师傅板着脸说:“怎么?都不敢上灶了?你们这样还想把手艺学好?”
听出了父亲有些不悦,颜建兴开口想要说点什么?
不过被颜老师傅抢了先:“今天为什么要让他们三个来后厨当考官,亲自对你们进行考核?
告诉你们,这是给你们机会,他们三个都是手艺了得的,这样能亲自指导你们的机会,可是不多见的
今天你们犯了什么错,都算是私下里犯的错,是可以被原谅的,可以现场请教他们
如果今天你们都不敢上灶,主动亮出你们的问题,那以后你们还能给客人做菜吗?”
被颜老师傅这样一说,后厨里的众人面面相觑
终于一个现在拜在颜建兴门下的学徒第一个站出来
“请三位师伯、师叔指教,我愿意第一次做”
颜建兴看到自己的学徒第一个有胆量站出来,脸上自然还是浮现出欣慰笑容
这个学徒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已经算是颜建兴的徒弟,跟在颜建兴身边也有三年多
是颜家菜馆之前,他就跟在颜建兴身边
虽然如今这个学徒依旧还是更多跟在颜建兴身边给他打下手
但颜建兴也是教了他不少东西,对他的手艺还算是有一定的信心
冯正明捕捉到年轻厨师站出来时,颜建兴脸上欣慰神情
他笑呵呵说:“敢第一个站出来,有胆魄,也是要承受不小压力,不过别怕,你敢第一个站出来就已经成功了”
颜建兴也不再去问其他人,直接说:“行了,都准备一下吧”
他还专门对第一个站出来的学徒说:“别紧张,好好做”
然后,颜老师傅问:“你准备做什么菜?”
这个名叫“包春勇”的学徒回答:“清炒里脊丝”
清炒里脊丝这可算是一道技术难度不低的菜
而且鲁菜当中的清炒里脊丝,那更是对厨师刀功和勺功都要求极高
炒出来的里脊丝,那必须要根根粗细相同,甚至是在盘子里浸在汤中,成菜的时候会有一种仿佛是一盘面条的感觉
包春勇要做这个菜,颜建兴多少也有些惊讶,心里暗暗为他捏了一把汗
颜老师傅脸上是几乎没有什么表情,点点头平淡说:“好,开始吧”
冯正明和两位师兄也没有吭声,站在旁边静静看着包春勇开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