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娶秦淮茹,我摆烂就变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4章 滚雪球般的家底!(求订阅)(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比如此时的电视机都很笨重,移动非常不便

    ‘东方牌’电视机就在机箱两侧增加了两个向内凹槽,便于双手扳着移动,还有‘东方牌’电视机里面有四个喇叭,左右各一个,顶上有两个

    声音传播的更广,声音也更响亮

    再加上前三年电费还减半,扯电线还不要钱,电表、电线都不要钱,这一来二去又省了几百块!

    更为关键的是,

    你买台电视机,人家‘东方电厂’免费给你接电,那这样一来,你家也就有电可用了啊,可以使用电灯了

    这会不会让人钻空子?

    家里如果有电灯,那电灯产生的电费,不也就享受优惠了吗?

    钻!

    无所谓!

    一台电灯全年才能产生多少电费?

    吴有德不屑于赚这点儿钱,丝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系统每天获得的摆烂值,兑换成钱,他一辈子都花不完!

    再说了,有空子可钻,大伙儿的热情才更高嘛,这样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占便宜的爽感也更强烈!

    百姓是最会算账的一群人!

    这么一算,全都觉得赚大了,这下子变成不买就亏大了,于是有很多人就动了心,开始去‘东方广场’的‘东方牌’电视机店里咨询……

    ‘东方牌’电视机销量开始快速上涨!

    电视机销量有了,‘东方电视’的节目就有人看了,‘东方电视’的影响力顺理成章的就传播出去了……

    ……

    此刻听到许大茂说东兴如果也兴建一家发电厂,

    到时候会和‘东方电厂’抢生意觉得不好,吴有德笑了,他摇了摇头,“没什么不好的,东兴不是一直专注于民生项目吗?这电厂就不错,事关千家万户的用电问题

    有竞争不是坏事!

    有竞争才有进步,有竞争才有压力,这无论是对东方还是东兴,都是好事,为此损失掉的那点儿利益,不值一提!”

    顿了顿,

    吴有德又道:“况且,一家独大垄断整个行业,这也并非是好事,一时还好,如果一直都是……

    那就是取祸之源了!

    无论是东方,还是时代,又或者是东兴,我都不希望他们成为垄断性企业!”

    许大茂脸色一肃,默默思索片刻,郑重点了点头,认真道:“吴哥,我明白了!

    以后不针对九龙巴士老邓他们了,大家各开各的,凭本事经营,不玩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计俩了!”

    吴有德笑着点头

    在原本的时空中,九龙巴士是九龙最大的一家巴士公司,运营路线覆盖整个九龙,光双层巴士就有上百辆之多

    可是现在有了吴有德,有了东兴的介入……

    巴士公司的局面就不同了,九龙巴士由于发展更早,如今仍然是九龙第一巴士公司,不过东兴巴士公司发展势头很猛,直追九龙巴士,现在已经成为九龙第二大巴士公司

    任何行业,

    第一和第二之间总是充满了很多竞争,要是第二还是混黑道出身,那这竞争多么剧烈就不用多说了

    吴有德就不止一次在《时代报纸》上看到关于九龙巴士的负面报道,比如司机打人,恶意多收钱,到站不停,不到站就让人下车等等……

    还有一些很离谱的,

    说九龙巴士车厢里很臭,司机直接在车上大小便

    可是在九龙其他报纸上,

    吴有德又看到报道东兴巴士的司机猥亵女乘客、拿刀砍人……

    这不用想也知道是两家公司在互泼脏水,今天趁此机会,吴有德就点了点许大茂,既然东兴要转型,那就用白道的方式来做事

    看到许大茂已经领会了他的意思,吴有德便不再多说

    “吴哥,那回去我们就也搞个发电厂!”

    “就是这发电厂,还有电视台,我们都没有经验啊,不会弄啊……”

    吴有德摆了摆手,“你自己去和东方发电厂、东方电视台那边商量,让他们派点人援助你们一下”

    说到这里,

    他心中一动,又问道:“电视台你准备叫啥名字?”

    “东兴电视台?”许大茂试探道

    吴有德摇头

    “不好”

    “都有一家东方电视了,再来一家东兴电视……”

    “就叫……亚洲电视吧……”

    诶?

    亚洲电视?

    听到这个名字,许大茂眼睛一亮,喊道:“这个好这个好!亚洲电视,亚洲电视!好好好!”

    “我感觉这个更大气,听上去更厉害!”

    傻柱笑道:“我也觉得这个比东兴电视好听,亚洲啊……那可比东兴大多了!”

    杨破军也点头,罕见开口道:“这个好!”

    看到都赞成,吴有德就笑了起来,“那就这个,没事了就回去吧”

    “吴哥,还有件小事儿……”许大茂说

    他笑嘻嘻道:“听说东方汽车厂第一批汽车已经下线了?嘿嘿,兄弟们都想看看……”

    “看看就够了?伱怕是还想坐坐吧!”

    “哈哈,如果能坐,那自然最好,以后咱们有了自己的汽车厂,就不买别的汽车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吴有德笑道:“第一批汽车确实是下线了……”

    ‘东方汽车厂’是五八年吴有德去京城分享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经验后,回来九龙就开始筹建的

    历时两年,

    ‘东方汽车厂’终于兴建完毕,有了各种生产、组装车间,还有了完整的流水线

    又历时三年,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推倒重来,终于成功生产出来一辆能大批量生产的自卸重型卡车

    载重三十吨,八缸发动机,时速最高八十公里每小时

    这个性能和配置,已经远超过了苏联的嘎斯卡车,拉货能力相当出众,而且这个还能将后斗升起来自卸,综合能力杠杠的

    吴有德站起身,笑道:“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

    本章完

    www.114wxvv.ccm.114wxvv.c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