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都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9章 203 劝说(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09章203.劝说

    徐庶接过这封大都督冯习的亲笔信,打开看了起来

    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纸同样不算太清秀但是非常工整的字体,从笔迹中对这个人的性格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

    “徐庶先生敬启,习从三将军、诸葛丞相乃至先帝口中久闻先生之名,可惜你我二人不曾见面,当属可惜

    听闻先生昔日曾助先帝大破曹仁之八门金锁阵,让君侯、三将军亦对先生心悦臣服后因曹操奸贼用程昱之计,掳先生高堂至许昌,逼迫先生不得不同至许昌

    然听闻令堂曾因此事训斥过先生,盖因曹贼虽奸恶,却不至于加害令堂,后令堂大人故去后,习就曾询问过丞相,为何先生既无枷锁,却迟迟不肯复归我大汉”

    徐庶看到这儿,叹了口气,觉得这冯习对自己知之甚少,基本都是从张飞、刘备、诸葛亮他们那儿听来的,不会理解自己的苦衷的

    “听闻先生顾虑有二其一,先生担心背弃曹操复归大汉,恐被天下耻笑,认为先生如同那吕布一样背信弃义,为天下不耻其二,先生自认为有孔明在侧,大汉可保无虞此乃习之低见,若有疏漏还请先生原谅”

    徐庶有些无奈,自己不愿意再回到汉军那边的理由基本和冯习想的差不多,主要还是名声问题身死是小,名节是大徐庶也不愿意后世提到自己的时候就要和吕布一样,谁都啐上一口

    “先生既然看到此书信,想必已知道先帝故去的消息,且看到先帝手书了虽然习不知先帝说了什么,但是习在先帝最后时日常伴先帝左右,先帝无不叹息先生不在其左右,为其排忧解难

    先生以为卧龙凤雏之才皆优于自己,有他二人在旁,先帝当可无忧然凤雏先生英年早逝,如今川中,诸葛丞相一人独木难支

    如此次东征,先帝亲自领兵,只能留丞相坐镇成都,身边只有季常可供商量对策,甚至需要问计于我这等只知行军布阵的武夫”

    徐庶知道这不过是冯习的自谦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冯习的计谋、战阵绝对都是极其出色的,不过是话语分量不足,在夷陵之战拦不住刘备罢了

    “后蒙上苍庇佑大汉,我军在夷陵反败为胜,先帝无比自责,叹息痛恨只余只叹先生不在身旁,若是先生在此,必能劝服陛下”

    冯习这几句倒是和刘备的信件相印证了,让徐庶的心情愈发沉重了

    “故先生所率之二并不存在如今我大汉不过连接荆、益两州之地,而曹魏坐镇八州,从人力、物资方面就有极大差距,岂是诸葛丞相一人可以弥补?且丞相分身乏术,如今先帝故去,川中必生动乱,一年半载内丞相必定无法抽身,何来‘安天下’的时间?”

    “而先生所率之一,习窃以为先生多虑昔日君侯被曹贼围困下邳,为保两位夫人而屈身降曹,定下三条约定曹贼以为高官厚禄、酒肉金银就能打动君侯,君侯却不为所动

    后听闻先帝消息,君侯封金挂印,护送二位夫人不远千里去投,如今何人胆敢嘲笑君侯乃是贪生怕死、反复无常之人?世人皆赞叹君侯高义,不负桃园之约矣!

    先生与昔日君侯何其相似?先生难道是自愿归降曹贼否?难道不是曹贼掳人家人,用以为逼?此乃曹操行事让人不齿,与先生何干?先生为尽孝道,追随高堂前来许昌,为令堂送终,已是尽孝,无人可说先生半点不是如今曹魏对先生于私有威逼之举,于公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胆敢僭越称帝,天下无不摩拳擦掌,恨不能诛曹贼九族而后快
第209章 203 劝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