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7章 列土封疆曹魏称王(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操深知,纵使他再不喜曹丕。

    却也不能贸然扶植曹彰、曹植上位。

    毕竟此时若行此举后患无穷。

    这不仅会将陷众子嗣于水深火热。

    更可能引发曹魏内部的分崩离析。

    让他曹氏数十年基业毁于一旦。

    毕竟袁绍刘表之下场,犹在眼前。

    这两个昔日的敌手,深刻警示着曹操。

    这令他心中不由得暗自叹息:

    贤德难掩长幼之序,究其根本,不过德未至也!

    不过,曹操此时也是惊讶地发现。

    在自己麾下一众文武双方的权衡中。

    最具才气的曹植,竟是争夺世子之位最不利的一方。

    论长幼,曹植不及曹丕、曹彰。

    论贤能,除却杨修力挺外。

    其在军中鲜有将领支持,但很快这份惊愕旋即消散。

    皆因曹操深知,曹植背后的力量。

    不在这殿堂之内,而在那群在野的大儒学者与士子之中。

    曹植若得登高一呼。

    这些人必以曹植可比尧舜之贤名,为其摇旗呐喊。

    届时,曹植的声势或许不会亚于曹丕或曹彰。

    而麾下那些武将的心思曹操早就打探清楚。

    不过这些人的想法,却给曹操透露了一个不妙的信号。

    与少涉战场的曹丕曹植相比。

    中下层将领更青睐英勇的曹彰。

    毕竟他们的想法,更加质朴且直接。

    谁能带他们赢得战争,他们便拥护谁。

    文臣间的辩论,尚为理念之战,关乎大义与才能。

    可武将之间的立场冲突,若推至极端。

    日后恐将演变成骨肉相残,同室操戈的悲剧。

    一念及此,曹操不由得心中自嘲:

    世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谁能预料,我曹家这几个儿郎。

    竟在无声中形成了微妙的制衡!

    这既是天赐我曹家之福荫,也是他曹操难解之忧患啊!

    面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取舍何其艰难?

    他蓦然抬头,朗声一笑。

    面下方等待裁决的文武百官和儿子们言道:

    “尔等心中的最佳人选,孤已了然于胸。”

    言罢,曹操目光逐一掠过曹丕、曹植、曹彰。

    这眼神,让三人心中不由得起了波澜。

    各自揣度起自家父亲的心思。

    这一刻,殿堂内静谧如夜。

    每个人都屏息等待。

    却见曹操按着身前众臣所言,对着众人摆了摆手道:

    “天色已晚,诸位先回府歇息吧。”

    “此事孤日后再做决断。”

    说完,曹操拂袖起身,踱入后堂。

    众臣见状也是面面相觑,却不敢多言,纷纷起身退去。

    而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

    此时皆跪坐在原处,皆是表情各异。

    曹丕眼中此时是流露出不甘与失望。

    而曹植眼中则是庆幸带着许些疑惑。

    至于曹彰却是一脸豁达与感慨。

    只因这一切与司马德此前所说的不谋而合。

    自家父亲终究还是迟迟不愿做出决定。

    于是,这一场关乎曹魏未来政论,便是草草收场。

    而此后的几个月,直到岁末年关已过。

    中原再没有任何大事发生。

    不过,有心之人皆知,这只不过是山雨欲来的前兆。

    果然,建安十八年,大汉过去一年。
第437章 列土封疆曹魏称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