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8章 诸葛亮的巧言善辩(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汝当劝其罢兵修和,化干戈为玉帛。”

    “而不是如眼下这般陈兵两岸,如此咄咄逼人实在不美!”

    说着,诸葛亮甚至一脸感慨道:

    “昔日我主辞别司马军师,非亮之意。”

    “实乃我主念及荆州人心局势,迫不得已。”

    “而今司马军师身显名扬。”

    “既不思往日旧主情谊,以报我主昔日滴水之恩。”

    “难道愿见两方再起刀兵,血染大江两岸?”

    “莫不是司马军师有意行忘恩负义之举,手刃旧主于道中?”

    “抑或汝内心深处,竟渴望逼旧主至绝境?”

    诸葛亮此时字字珠玑,句句如箭。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反击之迅速,攻势之凌厉。

    言语犹如利剑寒光一闪,直指人心深处,令人叹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智斗中。

    每一个句都是对智慧与勇气的考验。

    而诸葛亮,无疑是这种诡辩游戏中最出色的玩家。

    在这个以纲常伦理为主的时代。

    以天地君亲师为尊卑次序的世道。

    司马德若是敢亲口承认诸葛亮的话。

    只怕转瞬间,便会引来天下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诚然,他或能借由刘备薄情寡义。

    万金买凶之事来作为辩驳。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此刻争论刘备到底够不够道德已不再重要。

    因为,在这崇尚忠孝仁义的时代。

    任何漠视忠义的辩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他毕竟曾经是刘备帐下谋士,毕竟曾奉刘备为主公。

    即便在此事上辩得过诸葛亮,也终归显得苍白无力。

    反而暴露出自身的气量不足。

    再者,今日之局,他岂会仅仅只备下一招?

    所以对于诸葛亮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心理质问。

    司马德也只是付之一笑。

    “呵呵呵,孔明兄言之有理。”

    “此前,我对汝昔日于江东舌战群儒之事,尚怀有几分疑虑。”

    “今日看来……兄台实乃能言善辩之士。”

    “即便是昔日春秋之时游走各国的纵横策士。”

    “其辩才恐怕也难及孔明兄三分。”

    司马德说着他瞥向一旁的鲁肃。

    见其此时目光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也是刻意展露一抹“歉意”道:

    “子敬先生,昔日面对伯符借粮之请,慷慨解囊。”

    “数仓之粟,一诺千金。”

    “此等器量,又岂是凡俗所能度量?”

    “两位高义,在下诚服。”

    “适才之言乃是我不慎失语,万望海涵。”

    言罢,司马德也是朝二人拱了拱手。

    显得有些谦逊有礼,言辞恳切。

    而这一番说辞,越让鲁肃心中对司马德又多了几分敬畏。

    身为这个时代的智者,鲁肃深知他哪里是什么失言?

    分明是有意布下离间他与诸葛亮的棋子。

    只是,无论是他鲁肃,亦或是之前的周瑜。

    对刘备诸葛亮之前的种种算计。

    虽洞若观火,却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们明白,一旦破坏了政治平衡。

    只会让远遁北方的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而孙刘两家将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

    而此时面对司马德的挑拨,鲁肃面色坦然。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