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7章 ,雅克的建议,奥赛博物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面对美到不真实的画面,有人会觉得心情舒畅,但看完后,又会觉得什么都不记得。看多了会出现审美疲劳。

    而且,过于完美的画面,很难让人感同身受。”

    雅克点头:“人类喜欢美好的东西,同时也有好奇心,例如,除了这种绘画还有没有真实的内容?”

    两人看完了学院派的作品,沿着通道,上台阶,这里能看到两幅大型油画,一幅叫画家工作室,另一幅叫奥尔南的葬礼。

    两幅画的作者,是库尔贝。

    姜哲二人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看向画面。

    “这幅画的作者,就是第一个挑战学院派的人。无论从艺术史的定位还是从影响力,这幅画都是重量级作品。”雅克虽然如此评价,但依旧在话语中带有吐槽。

    “库尔贝在巴黎蒙马特地区,有一个小画室,《画家的工作室》就是他在这间画室里创作的。

    画的内容直白,或许藏着一些隐喻。也许,当时的法国人才能理解。你认为呢?”

    说罢,他看向姜哲。

    姜哲摇头,表示不理解,他除了感受画面的视觉冲击,正视图理性的分析作品。

    画作的中心是一间宽敞、光线充足的画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画作,从素描到油画,涵盖了多种风格和题材。

    画室的角落里有一位画家。他穿着工作服,正在聚精会神地画画。他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不关心周围的人和环境。

    此外,这幅画很大,尺寸接近3米×6米,画中的每个人都近乎真人大小。

    他也经常创作大幅作品,知道其中难度。正在用这幅作品,对照自己的作品,分析优缺点。

    听到雅克的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

    “我在想,工作室里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思想,包括艺术家、学者、工人、士兵等。这些形象,也许会引起观众的思考。

    还有一个问题,谁会购买这种题材,这么大的作品。”

    雅克说道:“你的切入角度很独特。

    能买这种大画的人,要有宽敞的展示空间。通常是贵族或者是富商。

    那时的贵族,花钱购买绘画题材的要求很苛刻,通常会选择历史题材或宗教题材。”

    姜哲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说法,历史画在19世纪的画坛,地位最高。

    雅克继续说道:“买家们通常不会购买这类题材的作品。

    而画家要完成这种大画,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

    画家对这幅画的付出,说明他在开始创作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参加艺术沙龙展览。

    当时,巴黎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官方艺术沙龙。

    1850年那届沙龙,很多人都听说有人把一幅大画送去艺术沙龙。表现的内容,还是乡下的葬礼。

    很多人把这件事当做笑话。

    但是,谁都没想到,库尔贝在沙龙展览中,一夜成名。”

    聊着艺术沙龙,两人继续往前走,在一幅肖像画前停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