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0章 ,临摹素描,获奖,收获的季节(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日清晨,

    姜哲坐在工作台前,翻看一本从巴黎带回来的画册

    画册中的作品,以德语系画家为主,其中有丢勒的作品

    素描课程的作业虽然顺利完成,但是,系统发出的挑战任务还在,把素描技能提升到大师级别的任务,还没完成

    他想延续之前对素描的学习,继续研究,希望尽早完成任务

    他从画册和系统资料中,选出丢勒的四幅代表作,都是自画像

    丢勒的代表作,就是他的自画像

    四幅作品,分别记录丢勒的不同年龄段

    第一幅是素描作品,是丢勒13岁时的自画像他在画面的右上角,留下了一段话,“这是我在1484年时,画的自己当时,我还是个孩子”

    姜哲看着文字,从语境判断,这应该是丢勒成年之后,写的一段话

    他没有临摹这幅作品毕竟,丢勒这时候的技艺还不完善

    他用读画的方式,分析之后,就开始看第二幅作品

    这是一幅油画

    画册上有这幅作品,但系统中存储了一张更清楚的资料

    这幅作品现收藏于卢浮宫,所以,姜哲在游览途中,收集到详细资料

    他用系统页面,观摩作品

    这是丢勒22岁时的自画像,尺寸是56×44cm虽然是油画,但是画家是把形象画在羊皮纸上,又裱糊在油画布上

    这幅画上的丢勒,手上拿着一种植物其装扮在今天看来,有些怪异但是,姜哲查到资料,这种装扮文艺复兴非常时尚的一种打扮

    根据现在的研究,这幅画是丢勒寄给他未见面的未婚妻的作品

    姜哲找出一张素描纸,开始用系统奖励的素描技巧,临摹这幅油画从油画上可以看出,此时他的技巧已经很高超

    他没有临摹所有细节,而是重点描绘面部与手

    很快,临摹完成后,姜哲审视画面,这幅画象征着爱情,可惜,丢勒在结婚后不到三个月,就去了意大利,说是去学习艺术,学习文化

    姜哲重新打开画册,找到了第三幅作品

    这是丢勒描绘在意大利时的自己当时,他26岁

    姜哲用上一幅作品,对比这幅画中的丢勒形象可以看出,相貌装扮差别比较大

    丢勒留着波浪的长发,蓄起胡须,带着当时最流行的黑白条纹的帽子,以及象征高贵的白手套

    在姜哲看来,两幅画差别最大的,是丢勒的眼神22岁的丢勒,还有一丝青涩,在26岁时的丢勒,眼神中则透露出自信与沉稳

    姜哲还在这张画上,看到了丢勒非常著名的签名,一个略微变形的A,下面是一个D

    对于这幅作品,姜哲只是研究,没有临摹

    他把学习重点,放在第四幅作品上

    丢勒在28岁时,创造了这幅举世闻名的自画像,他在画中留下文字:“我,来自纽伦堡的阿尔布莱切特——丢勒,用最和谐的色彩,为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画上还有他的一個签名

    那这幅画,相比之前的自画像,更加知名,更加特别

    因为创作自画像,需要镜子,所以,画中人大多数是是侧对镜头的,而这幅画却是正对镜头,创作中会有一些难度

    这幅画上的丢勒,留着长头发,长胡子俨然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具有不凡的气度最有意思的是他的手势

    姜哲看着这幅画上的手,第一个确认的是,之前临摹过的合十的手,就是丢勒的手其次,这一双手的手势,很特别,通常可以在耶稣基督的肖像画中看到

    食中两指无精打采的抬起,是一种祝福的手势画中丢勒的两根手指,却没有指向别人,而是指向了自己

    姜哲看完这些细节,就开始体悟这幅画的美无论丢勒使用什么方式,这幅作品最能震撼人心的,还是气势和美

    看着这幅几百年前的自画像,与画中人对视,让他产生一种错觉一个睿智沉稳的眼神,穿越了500年的时光,正在看着他

    姜哲甚至从这种气势中,感觉到了一丝压力

    他没有回避各种感观,而是细细的品味,然后反向推测,丢勒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想营造的美

    他隐隐抓住了一点神韵

    姜哲生出一起想法,是不是也可以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他把想法记在心里现在,要立刻把体悟所得,变得更加牢固进而扩大只能等以后再完成

    他拿出了铅笔,开始用素描临摹这幅油画

    因为系统奖励的素描技巧中,有关于丢勒的技巧,所以对照着油画,用素描临摹,只是转换材料的问题技巧方面,不存在太大的难度

    难得是,把感悟变成自己的东西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

    他用大半天的时间,学习丢勒的自画像,自我感觉对于丢勒的理解更深,可是,打开系统,看到技巧没有变化,任务没有反应,

    他也不气馁

    周一周二的晚间,他每晚都坚持拿出两小时,临摹素描
第350章 ,临摹素描,获奖,收获的季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