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熟悉这些景色,有些景物已经画过,但是,不想重复以前的创作
他想到今天研究的毕沙罗作品,其观察角度,都是从较高的楼层,向下俯视街道
于是,先后去几个较高的观察地点,俯视城市景色拍摄一些素材,还是觉得不满意
他回到车上,正在考虑,下一步应该去哪里寻找灵感?忽然看到,前方有人正在调试街边的广告灯箱
灯箱的光线很亮,改变了周围树木和栏杆的影子,也暂时改变了周边一些物品的颜色
姜哲忽然想起,自己曾经画过夜景,夜晚的街道景色,会不会有不同的效果?
他觉得这个想法值得一试,当即开始寻找夜晚灯光璀璨的地方,以及观察地点
不久,他把车子开进了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停车场
姜哲来到前台,说出自己的住宿要求——自己选楼层
前台工作人员不明所以
姜哲解释自己想看夜景,并且可以选择价格价较高的房间
工作人员确认姜哲没有别的意图,带着他选择楼层
从六层一直选到十层,最终,姜哲选择了8楼最适合观察夜景楼的房间
他定下房间,回画室将写生画具搬到酒店房间
傍晚,姜哲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房间窗前,将速写本和相机,放在手边
观察光线的变化,观察街道上各种物像,以及色彩的微妙变化
他陆续拍摄一些素材
晚霞出现,街道物像原本的色彩,有了明显变化
姜哲快速记录刚才的感受
傍晚5:30左右,姜哲用最快的速度,买来晚饭
傍晚6点,光线越来越暗——
傍晚6:30左右,部分路灯亮起
晚7点,街道上一盏盏的路灯亮起,广告牌,楼宇的灯光以及居民的室内灯光,陆续亮起,取代自然光,给城市带来光明
随着时间推移,夜生活开始,街边的灯光越来越丰富,行人越来越多,街道仿佛更加热闹
姜哲注意到,一条小吃街格外明亮,行人仿佛是在一条明亮的长河中走动
由于部分路面有水,倒映出了灯光,让光线和色彩有了流淌的感觉
姜哲看着这一幕,生出创作的冲动,隐约有了创作的方向
他拿起准备好的水彩纸,对景起稿,然后开始在纸上快速的挥洒颜料
第一遍颜色,纯度较高,在水的作用下,超出了灯光的范围,和铅笔稿轮廓
有些颜色在流淌,姜哲也刻意控制
他接着渲染灰蒙蒙的天空,这层色彩和第一层颜色相互作用,使天空有了蓝灰的倾向
不等颜色干燥,他用刮刀快速刮掉画面的部分灰色,显露出浅色,形成自然的建筑物灯光效果紧接着,渲染第三遍颜色
此时颜色的相互作用,已经接近了姜哲预设中的效果
不久,姜哲停笔,审视画面
无数灯光,显示出车水马龙,喧嚣热闹的街道街道逐渐向远处延伸,并融入夜色
画中的光线与色彩关系,与白天相比恰好相反,部分颜色跑出了轮廓,反而有种光线散射的感觉部分形象,朦胧模糊,有些夸张,但整体色彩效果很好
姜哲回顾创作过程自己没有刻意的去安排色调和层次,算是凭着感觉,完成了作品
此刻冷静下来,觉得有些地方可以调整,于是,等调整完毕,就用系统审阅得到了佳作的评价
虽然没得到精品的评价,但是,一幅实验作品,得到佳作的评价,已经让他感觉满意
这说明自己的尝试是对的
看看时间,刚过晚8点
姜哲换了一个角度看向另一条街道
这条街上,往来车辆多,车灯和路灯以把旁边的立交桥的灯光,是可以重点表现得素材
随着创作的进行,姜哲慢慢有了一些想法
他把自己的创作与名家作品相互比较,对表现自然物象和内心感受,有了新认识
再现或者表现,是一种深化,每个人用的语言方式不同而已
色彩的美感,应该能触动人的内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