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班,然后成为摇滚教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就它了(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麦子善都不用看专辑销量数据,他从蹭蹭涨的声望值就知道,这张专辑说是踏入名人堂也不为过。

    又是数不清多少零的声望值。

    曲库暂未刷新。

    粤语这座大山还是摆在他面前纹丝不动。

    学英语都没这么痛苦过,毕竟学英语的重点是阅读理解。

    谁也不考你英语发音。

    而学粤语是用来说的,更不要提他是用来唱的。

    最近他买了许多的粤语教材,学的时候,完全是个痛苦面具。

    再去用系统抽奖吧,哗啦啦的上千万的声望值砸下去,可算是获得了新的三年粤语经验。

    “我觉得,够味喇,好似已经差唔多喇(我感觉,够味了,好像已经差不多了。)”麦子善自言自语道。

    接着,他给自己曾经的一个大学同学,粤省人。

    打了个电话,全程用粤语交谈。

    一开始同学还很新奇。

    好家伙,大明星在学粤语啊?

    哎呦,说的还不错哦。

    又接着聊了聊,发觉不对味。

    你这粤语有点假……

    一通电话被挑出来好多个毛病。

    “好难噃。”麦子善结束通话后,一脸无奈地坐在沙发椅上。

    看着面前的粤语教材,还有再次空荡荡的声望值,只好继续钻研。

    除了粤语,其他事情要都在齐头并进,比如音乐节的事,比如《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光阴的故事》,这些歌麦子善都在练习着。

    乍一看,似乎很多事,但麦子善只感觉自己精力充沛。

    ……

    音乐节是临时存在的音乐演出,有着临时存在、多位艺人轮流演出等表演特点,且主题保持一致,大多维持一周左右。

    音乐节不止一个歌手,就像盐业一样,唱歌的人不止麦子善。

    翌日。

    迈向纪元七楼的最大的会议室。

    坐满了人,以林新月为主,麦子善坐在她旁边,还有杨笛,刘双成。

    剩下的都是麦子善团队的人,比如汪页,范平江,陈坤。

    会议主题只有一个,音乐节。

    林新月让助理给众人倒好茶,缓缓开口说道:“价格我问过了,场地费还是大头,像是燕京和魔都常用的音乐节场地,费用都在一千万左右。”

    “再加上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费用,而且,我们还要和一些其他歌手合作,一千五百万左右的成本是有的。”

    她看向麦子善说道:“根据过往音乐节粉丝和购票者的比例,结论是大概会有五万左右的专辑购买者来到音乐节现场,一个人票价收四百,我们能挣个五百万。”

    麦子善思索一下说道:“四百块有点贵啊。”

    刘双成在一旁欲言又止,他和林新月私下的谈话,认为票价订到五百比较合适……

    林新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再便宜就亏本了,或者我们更换场地,有小城市的文旅局联系我,希望能把音乐节开在他们那里。”

    趁着麦子善还在思索,林新月转开话题,省得他对票价再发言。

    “然后就是歌手,主要是你,观众们就是来看伱的,这是我们国内第一个摇滚音乐节,你是头牌。”

    “头牌吗?”麦子善重复着这俩字,有种自己是花魁的感觉。

    “紧接着就是章天海和他的一些学生,还有陈坤,不过,不够,你们几个撑起来两个盐业足够,但是撑不起来一个大型音乐节。”
第119章 就它了(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