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二十五万战斗序列的大军已经足够他们泰山应付汉室所有的诸侯了
就他们现在的军力,根本就不需要再新编入一些乱七八糟的降卒进入到战斗序列当中
原本在贾诩和陈曦等人的想法当中,是将这些降卒丢到赵云麾下的屯田兵当中的
毕竟战斗序列不需要再编入那么多士卒,那么也就只有屯田兵序列需要那么多的士卒了
将兖州打下来之后,就是赵云及其麾下的屯田兵大放异彩的时候了
原本赵云麾下的屯田兵也只是在青州够用而已,现在刚好有一批降卒,而且还是十几万的降卒
这不就刚好满足了赵云在兖州开展屯田事务的大部分条件了吗
“想什么呢,我也没说要把他们全都编入战斗序列啊,只不过是想着让文则把这些降卒全部挂上丹阳兵的协力天赋而已”杨纪笑着说道
“……”贾诩一脸无语的看着杨纪,实在是没想到杨纪都到这里了,竟然还想着在屯田兵中普及精锐天赋
“更何况,那些降卒当中也不是没有精锐士卒,让文则拣选一下,补充到南阳守军中也是不错的啊”
杨纪向贾诩诉说着自己为什么要将十几万曹军降卒留在南阳的理由
除了将这些士卒跟曹操他们分开之外,也有着屯兵南阳的意思
虽然说这些士卒大部分都要在赵云麾下的屯田序列当中混上很长一段时间
毕竟想要在兖州完成屯田工作,还是离不开这些士卒的帮助的
之所以要屯兵南阳,就是为了将来收复荆州做准备的
同样的,也是与驻守陈留的关羽互为犄角,免得袁术不讲武德,出奇兵夺回颍川,断掉兖州和南阳之间的联系
听着杨纪的说法,贾诩的嘴角动了动,杨纪这都是跟谁学的啊,竟然在这个时候就给出兵荆州埋下伏笔
甚至不只是荆州,连同豫州同样在杨纪的布局当中,三面围攻也是个不错的方案啊
“这些想法是你自己一个人想到的?”贾诩似是不经意间问出了这一句话
杨纪顿了一下,似笑非笑的看向了贾诩,“那你以为呢?”
贾诩看着面带丝丝笑意的杨纪,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杨纪的问题
点点滴滴的痕迹拼凑出了贾诩对于杨纪的认知,这种长线布局基本上不可能出自杨纪之手
杨纪就不是那种会为了长远之后的谋划而在现在布局的料子
不是杨纪不会,而是杨纪不想那样做
杨纪的性子,说好听点就做随遇而安,说难听点叫做随波逐流
虽然有着繁钦的对比,杨纪的随遇而安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性格了
但是这么有能能力的人,竟然会想着宅在家里边!
贾诩实在是没办法理解
陈曦已经够咸鱼了吧,没想到杨纪比陈曦还咸鱼
陈曦心底好歹还埋藏着宏伟到超出了他们想象的大梦
但是杨纪呢,一眼看过去,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
估摸着要不是陈曦把他拉到了刘备麾下,估计他会在那个小村子宅到汉室再次一统吧
不过,也很有可能在知道刘备发布的招贤令之后,自己跑到泰山混一个安全的地方,继续宅着
这样的人,你要说他能搞出这种布局的话,大概率也能搞出来,毕竟能力摆在那里
但是吧,摆烂的心态横亘在心中,想让他亲自动手,还不如期待别人的动作
贾诩已经不想问了,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现在就开始隐匿自己的痕迹,你对自己的能力就这么自信吗?】
“诺,看一看吧,要是没有什么遗落的话,我就命人送去子川那里了”杨纪将一封信递给了贾诩
贾诩默然的接过了杨纪递过来的信件,快速的扫了一遍,闷声说道:“没什么问题,就这样送过去吧”
杨纪加过信纸之后,也不看贾诩,直接将其装在信封当中,当场命人送往陈曦那里
他们虽然也能直接将信件送往刘备那里,毕竟李儒就在刘备身边
虽然就算是没有这封信的帮助,李儒估计也能从蛛丝马迹当中发现冀州方面的动作
但是人多力量大,万一有些东西是他们没发现的,那可就糟糕了啊
所以还是给其他人也看过一遍之后,再将最后的结论发给刘备比较好一点
——
看见郭嘉放下杨纪命人送来的信件之后,陈曦向郭嘉询问道:“奉孝,你怎么看待子余和文和的猜测?”
“能怎么看啊,就我们现在的情况,难不成还真能大举出兵不成?”郭嘉没好气的说道
如果他们要是没打下兖州的话,倒是可以在冀州那边掺和一手
但,这不是把兖州打下来了吗
就像是冀州方面猜的一样,将兖州打下来之后,泰山方面最紧要的事不是掺和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事
而是抓紧时间稳固泰山在兖州的统治,要不然是有可能被袁绍颠覆的
兖州这个地方,可是很不利于防守的啊
“这倒是,以我们现在的情况,还是调一些新兵到平原郡那边进行轮战比较好”陈曦点了点头,赞同了郭嘉的看法
“如果你要是对子余的安排没什么异议的话,那我就抄送玄德公了?”陈曦晃了晃手中的信件
“关将军才是驻守兖州的大将,这种军事调动的事情还是让他来决定吧,我也不太好插手”郭嘉平静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