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供销社,药厂接连上门采购!中奖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此。

    三天之后。

    一辆吉普车抵达石湾村的小土屋。

    这一次,在一众人的围观中。

    李副镇长带领着两男一女走进了土屋。

    这两男一女中,年纪最长的那位,是县里供销社的分管收购站的副社长。

    另一位年纪大概四十万左右的男子,则是千马坪收购站的站长。

    至于那位女性,则是县里供销社的一位会计。

    由于之前方鸿安已经充分表达了自己打态度。

    在镇里的斡旋,以及上次县里副县长都来考察参观的影响之下,这为供销社的副社长和那为收购站的站长都还算客气。

    在去养蜂场看完之后,对养蜂场产蜜的质量也是极为满意。

    经过商谈,最终也是商定下来。

    方鸿安每个月至少提供五百瓶一斤装的蜂蜜给到供销社收购站这边,价格按一块九毛钱一瓶收购。

    而同时,供销社这边,也帮方鸿安联系生产玻璃罐的厂子提供玻璃罐头。

    价格方面,要等方鸿安这边提出具体规格需求之后,再进行商议。

    大概也就是四分钱一个。

    总之,就是各取所需。

    这送走供销社这几位。

    方鸿安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顿时就大了起来。

    这目前的三个销售渠道,廖叁那边上次答应了每个月五百斤、食品厂也是每个月五百斤、再加上这供销社的五百斤。

    这一个月就得销出去一千五百斤。

    以现在这一个养蜂场的产出,那产量是完全跟不上。

    不过,好在的事,这廖叁的五百斤是可以下个月提供。

    食品厂的五百斤,也已经是供完了货。

    这供销社这边,约定也是下个月初再供货。

    也就是说,整个六月份是已经没了生产的压力。

    而至于七月份,以养蜂场的产出,再加上兰溪村那边积存的蜜,两边都上山努努力,凑齐一千五百斤应该也是问题不大。

    再往后,等到八月份以及往后,兰溪村的养蜂场也可以取蜜了,石湾村的第二个养蜂场,应该也已经是建设好了。

    三个养蜂场的情况下,在应付完这些之后,应该还会有不少的富余。

    至于再往后,就应该是推广到这大山里的其他农户了……

    真到那时候,像这三个渠道,就都要挖挖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加把劲,把需求量提上来才行了!

    供销社这边交易谈妥。

    这没过两天。

    桂县那边的药厂也找了过来。

    桂县是整个湘南地区的大县,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都是薪县的数倍。

    说起这家药厂,那在整个湘南地区也都是相当有名了。

    其主要的效益都来自于一款拳头产品——跌打丸。

    这年代的人,干重活多,跌打损伤、积劳成疾是常有的事情。

    而这跌打丸是很多人家里必备的一样药丸。

    小的时候,方鸿安也是吃过。

    个大味重,十分难吃。

    也有说可以外敷的用法,但口服的效果更好。

    对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这药厂找上要买蜂蜡,多半是用来生产药丸有关。

    不过……至于是不是用于生产跌打丸,人家没说,方鸿安也就不好打探。

    只是,那药材的采购人员在看完整个养蜂场的情况,又见过了方鸿安他们的蜂蜡样品之后,对方鸿安他们产的蜂蜡还是相当的满意。

    一番拉扯,约定的供货价是一块五毛钱一斤。

    这个价格,比卖给药材收购站还要高一些。

    交货的方式也更简单了。

    这药厂每个月都有车来千马坪这边收购药材,到时候顺带着上一趟石湾村,把蜂蜡一起收走。

    量的话,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看样子,整个药厂在这一块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把这药厂的人连同积存的几十斤蜂蜡送走,接下来的几天里。

    方鸿安让找上方鸿江,让他找了一队人,开始筹备第二个养蜂场的建设。

    这第二个养蜂场,方鸿安选定的地址,就在麻石岭附近的一个小山头。

    荒僻的不说,还靠着麻石岭这个当初挖蜜最多的山头。

    地形跟兰溪村的撮斗岭很是相像,收拾隔离起来也方便。

    方鸿江请的人,那也都是村里一些经常出动帮着建房的那套班底了。

    本来一些人对这种搭木房子是没多大兴致,但听说是方鸿安的养蜂场。

    那都是欣然加入。

    这兰文绣大着肚子、他又要在岭上面看着施工。

    所以这后勤工作,都只有是委托着方成涛的母亲王瑛帮忙了。

    怕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又把红婶也请了过来一起。

    反正,这建木房子的活,老木匠也还是要参与的。

    这一忙起来,老木匠又不免在感叹有些忙不过来了。

    而这时候,方鸿安也想起来了。

    前不久在跟郑全聊天的时候,还得知他在西冲岭村有一个早丧朋友。

    比他小一岁,叫郑鹏,身世跟也又几分相像,也是父亲早逝。

    不过,比他更惨的是,这郑鹏的母亲,在郑鹏还是几岁的时候,就丢下郑鹏直接跟着别人跑了。

    这郑鹏跟方鸿安一样,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这去年的时候,郑鹏的爷爷奶奶也都相继离世了。

    现如今还不到二十的郑鹏,是靠着在村子里找些杂事混口饭吃。

    郑全说过,郑鹏这个人手很巧,也喜欢鼓捣些东西。

    像他之前去山上放的很多套子,又相当一部分就是郑鹏帮着做的。

    当初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方鸿安就想找机会观察观察这个郑鹏。

    如果合适的话,就介绍给老木匠当徒弟。

    这现在听老木匠这么一说,这心思也就立即升了起来。

    当天上到养蜂场里,把这想法跟郑全一说,郑全也是兴奋的拍红了巴掌,对方鸿安的这个设想,很是赞同。

    见状,方鸿安也就直接给他放了一天假,让他回去找找这个郑鹏,问问他的意见。

    这本来是能想着下午人能过来就算是不错了,这不曾想中午刚到饭点,郑全就领着人过来了。

    方鸿安观察了一下,这郑鹏虽说是年纪比郑全小上一岁,可能是常年干各种杂活的原因,看起来比郑全是出老多了。

    面相上看起来,是老实巴交的人,话也不多。

    问了几句话,这因为郑全跟他说了这来的目的,小伙子有些激动过度,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的。

    不过,这他当初进门和坐下的一些细节上来看,应该还是有些眼力见。

    郑全也应该是知道郑鹏不善言辞,替他说了几句话之后,把先前郑鹏帮他做过的一些东西拿了出来。

    弹弓、一些小的机关套……

    虽然看得出材料和工具应该都很是简陋,但做做出来却也说得上精巧。

    考较了一番。

    趁着吃饭的功夫,方鸿安把郑鹏带到了老木匠杨茂林的面前。

    得知这是方鸿安给自己找的徒弟,虽然老木匠表面上是不以为意,但从那嘴角的抽动,方鸿安还是看出了老木匠内心的激动。

    不过,老木匠也没直接点头,只是让郑鹏先跟着试几天工再说。

    这年头学手艺都有试工的说法,甚至很多人都要送上礼,才有机会!

    听说老木匠直接给了这试工的机会,郑鹏是感谢还来不及,又哪里能有什么别的想法。

    点着头同意之后,从当天开始,就跟着老木匠开始,留在养蜂场上帮忙。

    方鸿安特地观察了一阵,发现这小子话虽然不多,但一双耳朵和眼睛都灵泛得很。手脚也相当的麻溜、

    老木匠一个指令,就算周边人都在大喊大叫,都能听得进去,立即就开始行动。

    眼睛也明显很会看事。

    这跟在施工队里混了半天,就很快的融了进去。

    方鸿安悄悄的观察了老木匠几次,见他几次在偷偷观察郑鹏的时候,脸上都不由得是流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心下,也就知道,这帮老木匠找徒弟的事情,是基本上可以算是尘埃落定了。

    有了这未来徒弟的到来,这老木匠干起活来也得劲多了,好几次都是方鸿安硬拉着要早点下山,才有些不舍的离开了施工地。

    在快速地建设的情况下,大概是一周左右的时候,养蜂场入口的木屋就建好了。

    这接下来的围栏,就简单的多了。

    让老木匠领着郑鹏回到工房里开始做蜂箱。

    这结果没两天之后,一天晚上方鸿安和郑全在第一个养蜂场准备分蜂育种的工作,郑鹏就找满脸喜意的找了上来。

    却原来,在下午的时候,老木匠主动让郑鹏正式拜师了。

    知道郑鹏家里的情况,没收任何的东西,只是让郑鹏奉了一杯茶,给磕了三个头。

    这磕头的说法,在现如今拜师学手艺,其实是并不流行了。

    而老木匠让郑鹏这般做了,这其一固然是老木匠是守旧的人。

    但更重要的是,老木匠让郑鹏这么做,那就是真正的认可了郑鹏,准备把这当做关门的徒弟来培养的了。

    郑鹏也显然是理会到了这个意思,这才抑制不住兴奋,连夜要上山来跟郑全分享。

    知道这二人又很多话要说,方鸿安也继续先行离开了养蜂场,回到家之后,给老木匠拎了两瓶酒过去,算是一番祝贺。

    ……

    在养蜂场那边的木屋建成之后。

    方鸿江夫妇,也终于闲了下来。

    恰逢这时候,王通他们传回来了信息。

    兰溪村那边的养蜂场,已经是彻底是走上正轨了,他们是想回来了。

    当初方鸿安跟他们交代过,是要在他们回来之前,把那他们各自的亲事给定下来的。

    这眼下,他们既然是想回来了,那意思也就是说,这可以去提亲定亲去了。

    见状,方鸿安也是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姑父姑母和方鸿江、王瑛夫妇。

    听到这消息,在激动之中,两家人都忙不迭的准备了起来。

    八十年代的提亲订亲,要说相较于旧社会的时候,也算是简单了。

    当也还有一番讲究在里面的了。

    当初方鸿安和兰文绣,那算是背着兰文绣家里人自主去扯的证,那可是简单的紧。

    但这次王通和方成涛,那两家人可都是要好好的准备一番了。

    这无论是兰溪村还是杨家塘,那都算是富庶村了。

    这要放之前,他们是想都不敢想,自己家的儿子能娶到这两个村子里的媳妇。

    这人家看得上,但作为这大山里的人,也不能缺了礼节不是。

    找人了,问了情况。

    在一番精心准备之后,两家人在清晨就挑着箩筐往兰溪村去了。

    这种场面,方鸿安也就不用去掺和了。

    反正,等要了迎亲的时候,他这作为好兄弟,是肯定还要再去的。

    在家领着施工队的人把围栏处理完,这二号养蜂场的初步建设,就算是基本达成。

    接下来,只等蜂箱入场,然后开始蜂箱过蜂了。

    忙碌着回到家里。

    到晚间的时候,村子里北面突然传来了狗吠的动静。

    这一听。

    方鸿安就猜到肯定是王通他们回来了。

    果然,没等多久。

    王通和方成涛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土屋外。

    跟着一同来的,还有一个身影。

    定睛一看,却是阔别了一阵的兰建辉!

    小伙子见着方鸿安,立马是甩掉了跟着一起的王通而后方成涛,跑进屋之后,跟着方鸿安和兰文绣分享了一个喜讯。

    这就在前不久结束的选拔考试中,他因为成语成绩大幅度提高了三十分。

    顺利的通过了选拔。

    从下学期开始,就可以到县里的薪县一中念高三了。

    这段时间,是趁着刚放几天假,来石湾村看看方鸿安和兰文绣。

    一个月就提高三十分!

    好家伙!

    这成绩,让方鸿安和兰文绣都是一喜。

    这看样子,那书是真买对了。

    兰建辉这边分享完喜讯,这接下来有小半月没见的王通和方成涛,就有些扭扭捏捏不大好意思了。

    最终,还是王通抹开了面子,说清楚了情况。

    这两人的成亲的事情,基本算是定下来了。

    这女方,都已经是给了八字带回来。

    等选好了日子,再上门提请,把日子和聘礼送过去。

    接下来,就等正式成婚了。

    这时候讲究合日子。

    所以两人也还不知道婚期究竟会定在什么时候。

    但看着两人的表情,那都是迫不及待了。

    很显然,这一阵子在兰溪村,过得那也是相当的滋润。

    汇报完个人的情况,接下来两人就向方鸿安说起了兰溪村养蜂场的情况。

    经过这段是时间他们两个人的帮助,整个兰溪村的养蜂场,也完全步入了正轨。

    在他们回来之前,已经过箱的蜂已经达到了九十五箱。

    现如今具体的情况是,养蜂场的白天的日常管理,基本是薛芬、兰文慧和兰文娟轮着来,到夜间的话,换作兰振山和兰贵海的父亲轮着来。

    而白天的时候,兰建军、兰贵海和杨华平继续上山挖蜜收蜂、放置诱蜂桶……

    节奏和进度,都完全是跟方鸿安临走前布置下去的在走。

    因为榨取的蜜,一直在积存,目前在方鸿安老丈人家里,光是积存下来的蜂蜜,就有六百多斤了。

    按王通的估计,这到六月底,那一百五十箱蜂,应该可以基本满仓。

    而那时候,积存的蜂蜜,至少也在八百斤往上。

    点点头,拍着肩膀对这两人表示一番赞许之后。

    方鸿安也把二号养蜂场的情况跟两人说了。

    这虽然从方鸿江的口中,他们已经是听到了一些消息。

    但此刻经方鸿安这么再说出来,还是惊艳了两人一番。

    也让两人瞬间充满了斗志。

    这第二天,两人便是上了山,开始找诱蜂桶收蜂,然后到二号养蜂场过箱。

    而方鸿安之所以没有上山,是因为很早的时候,就被老支书叫到了杉木岭村,跟着一起跑去了千马坪镇政府。

    而到了镇政府之后方鸿安才知道。

    他……中奖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