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5章 《庆余年》首播(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听王导好像很担心《庆余年》会扑街的样子,这难道不是对自己的新作品没自信的表现吗?”

    “你想多了,王景在我这里吐槽,其实他的心里乐坏了。

    黑红也是红,那么多人正在关注《庆余年》,正在讨论《庆余年》。

    都还没播呢,在网络上就已经有这个热度了,他那个导演比谁都高兴。”

    李俞对王景那人可太了解了。

    放眼整个华国的导演圈子,除了王景说自己是一个商人外,其它名导都会说自己的第一职业是导演。

    王景才不在乎网友们怎么说他,只要他的作品能赚钱就行。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只要给的价钱能让他动心,勒死他的绳子他都敢卖,不痛不痒的质疑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啦,王景毕竟是一个人,质疑声太多了他跟李俞吐槽一下也正常。

    颜丹辰有些难以理解,真的会有人遭到遍地的质疑还很高兴吗?她怎么不太相信呢?

    李俞也看出了她的不解,随即给她列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抗倭神剧你不可能没看过吧?那玩意你多换几个台肯定能看到。

    你觉得人们骂得少吗?人们对抗倭神剧的不满不是一天两天了。

    拍抗倭神剧的导演演员没少被人们嘲讽,他们不还是照样拍得很高兴。

    因为赚钱呗,他们根本不在意网友骂,网友越骂他们的剧越红,这就是典型的黑红路线。”

    身为一个导演,李俞发现不少抗倭神剧的名场面。

    什么手撕鬼子、梳着大背头用加特林扫射鬼子之类的名场面能那么红,营销团队是在背后发了力的。

    有多少人是看了手撕鬼子、加特林、大沙发那些又雷要搞笑的名场面去搜了那部剧呢?非常多。

    听了李俞列举的例子,颜丹辰果然理解了。

    “不止影视作品,你们当演员当明星的人里都有走黑红路线了。

    对于走这个路线的人来说,他们不怕挨骂,就怕人们根本注意不到他。

    只要骂的人够多,多到发生质变,那就是一种红。”

    李俞又道。

    颜丹辰只能表示这些人真会玩。

    她还是老老实实当一个演员安安分分拍戏就好。

    有很多营销岁月静好不想红的女星,实际上她们的野心比谁都大。

    倒是颜丹辰这个从来没有营销过岁月静好的女演员野心比较小。

    原时空的她从北影毕业后进了北影厂,一待就是很多年,把演员这份工作当编制混。

    要不是李俞把她从北影厂里拉出来,她真的会在北影厂里待很久的。

    她一个缃南省人,对编制居然有鲁省人一样的执着,也挺有趣的。

    ……

    到了晚上八点整,《庆余年》在A站的首秀时刻终于来临。

    第一天连更四集,从第二天开始保持一天两集的更新速度。

    李俞没有忽悠王景,他真的在酒店里追《庆余年》。

    没了萧站的《庆余年》观众评分肯定能更高一些。

    胡戈演的范闲也肯定更帅、演技更好。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