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围猎行动 二合一(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divstyle="color:#f00">热门推荐:

    一个月后,张启功与阳佴乔装改扮来到了「原阳」。

    原阳,乃是原阳王赵楷的封邑,从魏国吞并郑、梁两国在中原立足迄今,原阳王赵楷的「原阳」、成陵王赵燊的「成陵」、济阳王赵倬的「济阳」、中阳王赵喧的「中阳」,是魏国为数不多的并非由朝廷直接管辖的诸侯封邑。

    并且,在赵弘润尚未获得商水郡作为封邑之前的魏国,原阳王赵楷、成陵王赵燊、济阳王赵倬、中阳王赵喧也是魏国仅有的,拥有一座或几座城池作为封邑的地方诸侯王——并不能说魏国国内其他贵族都没有封邑,但是不像这这位地方诸侯王这般,拥有着复数大城规模的城池作为采邑。

    没办法,毕竟在魏国建国初期,原阳王赵楷、成陵王赵燊、济阳王赵倬、中阳王赵喧这四位王侯的先祖,为魏国立下了太大了功劳,就比如原阳王赵楷,别看赵楷以及他儿子赵成秀是个诞生怕死之徒,以至于当年韩国入侵魏国时,居然还吓得从原阳逃到大梁需求庇护,可倒推几代,原阳王这一支的先祖,却是姬姓赵氏王族攻打梁国的先锋,让人不由地要感慨一声:祖上英雄儿孙却未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魏国国内交易量最大自由贸易港市的「博浪沙」,这块如今号称寸土存金的地皮,正是九年前赵弘润从原阳王世子赵成琇的手中,用十五万两银子买下来的。

    在博浪沙河港动工的头两年,原阳王赵楷每次出门看到博浪沙那边的工程规模,回家后都要把儿子痛骂一顿。

    这也难怪,毕竟他儿子赵成琇,把博浪沙这块天然河港卖出了白菜价。

    正因为如此,原阳王赵楷父子这些年一直希望赎回博浪沙,但很可惜,无论是最初的魏天子赵偲、亦或是后来的旧太子赵誉,都因为清楚了解博浪沙河港的价值,对原阳王赵楷父子的请求不理不睬,就连宗府,也难得地在这件事上装聋作哑。

    而待等到今年,随着原肃王赵润被册立为东宫太子,原阳王赵楷父子总算是彻底放弃了拿回博浪沙的念头,也不敢再跟朝廷扯皮提出什么条件。

    不过话说回来,随着博浪沙港市的形成,亦带动了原阳的繁荣——原阳邑境内有两座城,一座叫做「原武」,一座叫做「阳武」,前者最初是原阳王一系的先祖当年攻打梁国时的军营所在,后来慢慢地建筑为城池,原阳王一系,后来就居住在这座城;而阳武,则最初是梁国的县城,改名后被划入原阳邑。

    随着博浪沙港市日渐繁荣,如今「阳武县」也渐渐变得繁荣起来,那些在博浪沙港市租购了店铺的商人们,其中有许多非魏国人士的商人,因为国籍问题无法在魏国王都大梁购置宅邸,便在阳武县购置了住处,这些使得原阳王父子大赚了一笔。

    唯一的问题是,诸多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阳武县的治安成为了隐患——倒不是说阳武县出现了什么杀人越货的强寇,而是说阳武县充斥着太多身份不明甚至身份作假的人,其中,甚至也不乏有其他国家的眼线奸细,潜伏在这一带,为本国收集、刺探有关于魏国的情报。

    虽然朝廷有心追查,却也有心无力。

    庆幸的是,随着博浪沙港市的日渐繁华,魏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本国游侠涌入到这边讨生活,别看这帮人向来是朝廷管制治安的心头大患,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国游侠也会变相替朝廷看守着这一块,毕竟博浪沙港市若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游侠也等同于砸了饭碗。

    游侠势力、青鸦众,以及「博港都尉」麾下的卫兵,这三者如今覆盖着整个博浪沙港市的治安情况——并非相互合作,而是处于一种逐渐形成的“默契”状态。

    而相比较博浪沙,阳武县的管制力度就要差得多了,虽然「博港都尉」也派驻了一支着,他看了一眼张启功与阳佴,低声说道:“到时候,希望两位给予保护。”

    听闻此言,张启功转头看向阳佴,后者会意,点点头说道:“我带几名手下人,亲自随高贤侯走一趟。”

    听了这话,高贤侯吕歆心中很是欣喜,虽然他并不清楚阳佴的能耐,但仔细想想,阳佴身为黑鸦众的首领之一,本领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就拜托了,查到萧逆的所在,立刻来报!”张启功叮嘱道。

    “是!”

    点点头,阳佴叫来几名黑鸦众,跟随着高贤侯吕歆离开了。

    半日之后,待阳佴换了身寻常家仆的服饰后,便跟着高贤侯吕歆前往了博浪沙河港。

    博浪沙河港,分「港市」与「港坞」两块,而港坞又分军港与民港,前者是朝廷专用的码头,停靠着诸多户部的船只,不过最近,随着兵部逐渐朝后勤保障这块演变,也渐渐有不少悬挂着「大梁兵部」旗号的船只出现在港坞,专门负责运输军用物资。

    军港码头,那里驻扎着大梁的禁卫军,纵使是高贤侯吕歆,也不是随意能够靠近的,因此,后者领着阳佴等几名黑鸦众来到了民港。

    民港,事实上占地一点也不比军港小,而这里停靠的船只,从船只的样式上区分,既有魏国船只,亦有楚国、韩国、秦国甚至是齐国的船只。而这些船只上悬挂的旗帜,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悬挂「肃氏商会」的旗帜,不用猜就知道是魏国除户部外最庞大的贸易商会,而有的则悬挂着「安陵文氏」的旗帜,即是王用商人文少伯的船队,除此之外还有像什么「陶氏」、「李氏」等等等等,甚至于,有时偶尔还能看到「北一军」、「山阳军」、「南燕军」等直接悬挂军队番号旗帜的船只——看到这类船只,寻常商人的船只自动退避,就连在这里负责治安的禁卫军也不敢过多盘查,毕竟那可是桓王赵弘宣与燕王赵弘疆这两位新晋边疆封王的船队。

    更有意思的是,这里有时还会频繁出现悬挂着他国邑君旗号的船只,比如说平舆君熊琥的船队。

    当然,这些他国船队在经过魏国境内的河域及江域时,都会被横在江面上的魏国战船拦下来检查,待确认船舱内的货物中并没有过多的兵器后,才会给予放行——不过在一定数量内的,用来自卫的兵器,魏国还是允许的。

    对于这件事,大梁朝廷一开始是非常反对的,因为存在隐患,但事实证明,他国邑君的商队,反而是最遵守规矩的,可能是他们也担心触怒魏国,被魏国的兵卒宰掉,所以,他国船只基本上不会在博浪沙河港附近的江域惹是生非,尤其是随着博浪沙港市的日渐繁荣,在这里展开贸易能够让他国的商人得到更多的利益之后。

    相比之下,更多的问题,还是在于走私方面。

    在来到博浪沙港坞的民港后,高贤侯吕歆带着阳佴等人在这里转了几圈。

    期间,阳佴忽然注意到远处有一名三十几岁的男子,手中好似拿着一副画像,对比着高贤侯吕歆。

    『此人,莫非就是萧氏余孽的成员?』

    阳佴心中暗暗猜测,不过并没有轻举妄动。

    事实证明,他猜错了,对方只是一名掮客而已。

    在阳佴的暗中关注下,那名掮客走向了高贤侯吕歆,压低声音问道:“足下可是吕贤?”

    听闻此言,高贤侯吕歆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是宫先生让你来找我的么?”

    吕贤,乃是高贤侯吕歆在外面与萧氏余党接触时专用的化名。

    “果然是足下。”见对方一口就说出雇佣自己的「宫先生」,那名掮客笑着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高贤侯吕歆,然后也没再说什么就离开了。

    用眼神示意阳佴莫要轻举妄动,高贤侯吕歆带着阳佴等人来到港市,随便找了个客栈住下。

    在走入房间,确认并无安全隐患后,高贤侯吕歆这才对阳佴解释道:“那人只是一名掮客,他什么都不知情,真正的萧氏余党,方才必定有人混在人群当中,但绝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我接触……”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了那份信,将其撕开,只见信中写着港市内一间客栈的名字,还有房间的编号。

    “地乙?……那宫正莫非就在这间客栈内?”阳佴不禁有些吃惊。

    他心想,这宫正胆子也太大了,要知道,博浪沙河港非但驻守许多禁卫,更是青鸦众的自留地,不知有多少青鸦众每日在街上游荡,那个宫正居然敢跑到港市来?
第39章:围猎行动 二合一(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