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53.第353章 想通了 进山放树(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在王安一家陪着木华唠嗑的时候,王大树和王勇父子过来了

    紧接着,王大梁和王顺,王利爷仨,也赶着两个爬犁过来了

    简单的互相寒暄几句后,众人便全部赶着爬犁,往山里走去

    王安家的四匹马和骡子,也全部都套上了爬犁

    也就是9个人,一共赶了8架爬犁

    其实往回拉树干的话,是用不上这么多爬犁的,因为除了放树的人以外,来回赶爬犁的人都不够

    不过王大柱的意思是,可以让马换个班啥的,再说回来的时候人多,还能多拉两根树干回来

    王大柱说的,没毛病

    很快,众人就顺着王大柱提前找好的路线,到达了一大片红松林的所在地

    这年代,树虽然是国有财产,但在东北,砍树盖房子或者砍木柈子烧火,却是没人管的

    只要是自用,那可以说是爱咋砍咋砍

    不过即使是这样,除了林场那边以外,各屯子附近的树也是丝毫不见减少

    因为砍树本就很难,而想要运出来,却是更加的不容易

    所以若不是必须要用到,那是没人会闲的蛋疼进山砍树的

    从清朝康熙年间,大小兴安岭就是关内的主要木料来源地,所以日积月累之下,也就形成了放山文化

    那就是砍树之前,得有个祭拜仪式

    这个仪式,其实跟赶山打猎或者喊山挖参,是没啥区别的

    反正祭拜的人,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山神爷老把头——孙良

    要说祭拜这种事儿,其实就是图个心理安慰

    无非就是求山神爷老把头,保佑自己众人平平安安的,要是挖参的话,除了保平安以外,还要保佑挖到大参

    王安作为重生人士,虽然不信这些,但是也一点儿都不反对,毕竟这也是几百年流传下来的

    存在,就证明是有其意义的

    王大柱将从家里拿来的野猪头放在那,又点了三根香,烧了一摞叠好的黄表纸,然后众人磕头过后,这个仪式就算完成了

    将仪式举行完成后,众人便开始了放树

    当然,拿着油锯放树这活,是王大柱在干

    每当树快放倒的时候,旁边的王大梁还会喊一句“顺山倒嘞”要么就是“横山倒嘞”啥的

    这个也叫喊号子,一共就3句,“顺山倒”“横山倒”“迎山倒”

    这句号子,是必须要喊的,因为这是在提醒周边的人,尽快远离这片区域

    要知道大树在倒下的时候,那真的是如同排山倒海一般,有一种雷霆万钧之势

    任何动物和人,只要被砸中或者被树桠扫到,那必然是够基霸呛了

    其实放树的话,基本都是“顺山倒”和“横山倒”

    因为这样既安全,运输的时候,还会非常省力

    而“迎山倒”其实是非常少的,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的话,人们是很少让树往坡上倒的

    主要就是树的大头朝下,想要运走的话非常困难

    月底最后三天,有月票的亲人大佬麻烦赏点,感谢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