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知否笑长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3章 何不食肉糜(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们不愿意,就会提高佃户的租子,把这份税收重新转回百姓头上

    这样一来,不仅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有人可能会觉得,无非就是和原来换了一种形式,最多百姓没得到实际好处,怎么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呢?

    举个例子来说吧,原本地主收佃户的租子是六七成,百姓能得到三四成

    而百姓需要交纳的赋税,可能都不到得到三四成中其中的一成

    当税收被转移到地主豪强身上的时候,那些地主豪强可不会因为税收只要办成,就给百姓加办成的租子,因为这样不好计算

    很可能给百姓多加一成,结果那些没田地的佃户,付出的就比原来需要交税的时候还多

    这只是其中一点,还有一个更大的弊端,那就是免税

    古时候都是靠天吃饭,若是哪里出现灾情,朝廷就会根据灾情严重程度来免除一定的税收

    那些地主豪强难道会因为朝廷少收了他们的税,而大发慈悲少收百姓的租子么?

    之前李安提出摊丁入亩,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历史上摊丁入亩的出现是为了抑止土地兼并

    但是大宋从一开始就不制止土地兼并,甚至还鼓励土地兼并

    古代一个王朝建立百年的时候,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了

    这还是在朝廷有政策抑止的情况下

    而大宋不抑制,如今建国已经百年,可想而知土地兼并的问题有多严重

    摊丁入亩是抑制兼并土地的办法,并不是解决土地已经被兼并的办法

    这就好像你吃药预防一些病一样,没有患上的时候可以预防,但是已经患上了,预防的药救命没用了

    既然李安知道这些,那王安石为何没有想到呢?

    这个问题李安也想过,思来想去应该只能用何不食肉糜来解释了

    并不是说王安石他不知民间疾苦,而是认知不够深刻

    王安石在地方上任职多年,但是古代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

    王安石家境很好,做官后也是在县城州城这些地方,对于民间真正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了解

    加上他一门心思想着变法,整天在想着变法的政策,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过民间的情况

    这一点从他后来变法,地方上因为他变法的政策出现各种问题,他却固执的以为这是变法的阵痛来看,不难看出王安石有点理想主义

    仔细思索了一番,李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信,信里告诉他自己发现的关于摊丁入亩的问题,让他多下乡好好了解一下民间真正的情况,想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这段时间李安也一直在思考变法的事

    他之前提出可以先从一步一步来解决内部的积弊

    然而这段时间李安又仔细想过,这样做确实可行,但是最终还是要涉及到核心的问题

    也就是大宋最严重的三冗问题

    所谓三冗,就是冗官、冗军、冗费

    不管是彻查盐务也好,还是查别的东西也罢,只能让朝廷的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朝廷真正的问题还是冗官、冗军带来的冗费问题

    宋处初几十年内,冗官和冗军的问题并不严重,因此朝廷每年税收都有结余

    但是随着冗官、冗军问题越来越严重,荣费的问题就愈发凸现了

    即便彻查盐茶马铁那些能够给朝廷增加一些收入,但是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冗费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还是会把大宋给拖垮

    冗官的原因就是朝廷每次科举录取的人数太多,加上荫封制度的问题,导致官员越来越多

    而官员的俸禄本就高,官员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开支增加

    要想解决很简单,限制科举录取人数和荫官数量,同时减少官员俸禄

    但是不管哪一点,天下大多数文官都不会接受的

    至于冗军的问题也难以解决,冗军的根本问题是因为有辽国和西夏在侧,北方无险可守,需要大量驻军防备

    除此外大宋军队战力弱,也是一个弊端朝廷只能不断的增加军队数量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增加军队战力,然后削减军队数量

    想要解决财政危机,无非是开源节流

    但是大宋最需要节流的文官和军队,却偏偏因为各种问题无法节流

    而即便开源,也只能暂时堵住这两个窟窿,并不能彻底堵住

    其实还有个办法,那就是打仗

    一旦能收复那些被辽国和西夏占领的地方,没了威胁自然不用养那么多军队

    同时地盘扩大,不但朝廷赋税增长,需要的官员也增加了

    然而大宋内部的总总弊端,和军队的战斗力,都支撑不了这么做

    如此一来,好像又陷入了死循环

    李安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算不上熟知历史,但是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一些好的政策他都知道一些

    但是都想不到解决眼前问题的办法

    李安把自己的这些想法都写了下来,告诉王安石,让他头疼去吧

    ……

    这天,李安下值回到家里,李南叫住了他

    跟他说他和刘氏准备回去一趟

    现在已经九月中旬了,距离李安婚期还有近两个月时间

    李南打算和刘氏一起回趟扬州,把李安的祖父祖母和大伯一家还有刘氏娘家的亲戚给接过来

    下聘肯定要有长辈在,其次李家在汴京没亲戚,他成亲总不能没有亲戚出面吧

    李安听完想了想就答应了下来

    现在距离兖王动手不远了,到时候汴京肯定要混乱一段时间,父母留在汴京反而要担惊受怕

    他们回扬州,正好也能避开这一段动乱时期

    不过李安不放心让他们两人回去,去师傅那边的武馆,雇佣了八个和师傅学艺的少年

    这些少年算不上武艺高强,但是比普通人肯定强多了,父母有他们保护李安也能放心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