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知否笑长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4章 大相公(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这次授官后,李安仔细想了想

    自己能被授与庶吉士,很可能是韩章或者海文仁出了力

    李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上门拜访一下试试

    不管是不是总要试一试,不然别人帮了你,却不上门感谢,就显的太不会做人了

    李安的心里其实更偏向于是海文仁帮的他,毕竟海文仁向来喜欢向官家推荐有才之人

    不过他也不确定,因此先到了韩家试一试

    却被想到跟门房说了,门房进去通报后就出来把他请了进去

    莫非真是韩章帮的他?

    带着这种疑惑,李安跟着门房来到了正厅

    “学生,见过大相公”李安躬身行礼道

    “呵呵”

    韩章微笑道:“我没记错,你的字是叫子谦吧?”

    “回大相公,正是”李安说道

    “子谦坐吧”韩章说道

    李安谢过后坐了下来,韩章笑道:“伯先多次跟老夫跨过你,说你是少年英杰你之前乡试的文章老夫也看了,写的很好”

    “大相公谬赞了,学生还有很多欠缺,以后还请大相公多多提点”李安拱手道

    韩章微微摇头,说道:“你能被选为庶吉士,老夫确实出了一些力那是老夫作为大相公应尽的本分,并不是为了拉帮结派培植党羽所以老夫才会对登门拜访的士子全都拒而不见老夫之所以见你,是因为你乡试时写的那篇文章很有见地,想见见伱这个人”

    “大相公之德行,令学生敬佩”李安拱手道

    韩章在剧中的表现,就很令人佩服

    他在赵宗全登基后,局势不稳之时,主动提出让太后垂帘听政

    他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赵宗全的猜忌

    毕竟赵宗全又不是小孩子,他登基的时候都三十多了,任谁那时候也想大权独揽,不想有个垂帘听政的太后

    但是韩章就这么做了

    后来局势稳定,赵宗全不愿意当个傀儡,想要掌权,韩章也不遗余力的帮他

    甚至官家借着追封生父为由,让朝臣站队,韩章也坚定的站在了赵宗全那边

    要知道赵宗全要追封生父为皇考,礼法上是站不住脚的

    有人会觉得奇怪,人家当上皇帝追封生父这是孝道,有什么问题?

    实际上问题大了去了,因为赵宗全是过继给官家,继承的皇位

    在其继承皇位后,却要追封生父为皇考,称先帝为皇伯

    实际上就是不认先帝这个父亲了

    后世的观念和古代可不同,养父生父都能喊父亲

    但是在古代只有一个父亲,哪怕生父在世时被过继出去,也不能喊生父为父亲

    赵宗全那么干,只是找个由头逼迫百官站队,并不是真想不认先帝

    不然他等于是自己否定了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但是赵宗全这么做,属于礼法有缺,一个不好,支持的人可能因此背负骂名

    但是韩章还是站在了赵宗全这一边

    由此可见,韩章是一个把国家看的很重的人,并不是那种只忠心一人的愚忠之人

    他在意的是国家稳定,而不是皇帝是谁

    “呵呵”

    韩章笑了笑,说道:“你读过兵书?”

    “学生偶有涉及”李安回道

    “嗯”

    韩章点了点头,赞赏道:“你会试的文章针对西夏的方略很好,后来殿试的文章,又提出了很多利民的方略,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所以老夫才向陛下推荐了你你也不必感谢老夫,只需尽忠职守,好好为国效力即可”

    “是,学生谨记大相公的叮嘱”李安说道

    韩章拨弄着茶盖,问道:“你对变法怎么看?”

    李安沉吟了一会,说道:“这天下就好比黄河一样,经年累月黄河内淤泥和沙积淀甚多,若是不清理,很容易造成水患”

    韩章眼睛一亮,李安的比喻倒是有意思,沉默了一会说道:“可是修黄河需要征兆民夫,受灾河段的民负尚能理解,其余民夫又无水患之威,如何会愿意?”

    “以利诱之”李安说道

    “你倒是滑头”韩章一愣,笑骂道

    要是真修黄河,何须以利诱之,普通百姓本就要服徭役,哪里会管他们愿不愿意

    他只是顺着李安的话,把修黄河喻为变法罢了

    若是朝廷能有利益让那些人认同变法,又何须变法

    “之前伯先跟老夫说你给介甫出过主意,介甫自请外放也是受你影响怎么现在又不敢说了?”韩章说道

    “大相公,学生当初只是胡言乱语,没想到介甫他当真了,学生…”

    “好了”

    韩章摆了摆手打断了李安的话,说道:“老夫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介甫的性子老夫清楚,能力是有的却太过固执,不够变通让他负责执行还行,真要让他负责主导变法,很难平息各种反对声音”

    李安闻言对韩章更加佩服了,不得不说韩章看的很准

    “他在禹州也算是受了教训,老夫有能力保他,却没有保,就是想他能够静下心来想明白以他的性子,你能说动他,不简单,老夫也想听听”

    韩章说完看着李安

    李安沉吟了一会,说道:“大相公,学生上次和介甫聊完,后来也仔细想过,当初的想法还是有些理想当然了后来又想了个对策,也不知可不可行”

    “哦?”

    韩章微笑道:“说来听听”

    “大相公,变法是所以难以功成,是因为动了大多数的人利益,反对阻力自然就大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步子迈的太大,想要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既然如此,不妨一步一步来可以选择一点来着手,也不说变法改革什么的,而是整顿彻查就比方说盐务,学生家是扬州的,数次来往扬州与汴京之间,发现私盐泛滥在江南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若是只查盐务,虽然反对阻力依旧很大,但是却比变法会小很多

    盐务查清,就能缓解国库的压力等平息后,可以清量天下土地,总之一桩桩一步步来”李安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是他这段时间想到的办法

    “你说的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如此一来,持续太久,国内动荡,非是好事而且拖久了,旧疾也会复发”韩章摇了摇头

    这些他自然也想过,但是就拿李安刚刚说的盐务来说,查完了,时间久了还是有人会贪

    拖的久了,前面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后面又有新的问题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